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每一度电,都连着地球的体温
新京报 编辑 文利
2025-04-22 13:40
你是否有想过,我们用掉的电,它最终去了哪里?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也许很多人和往常一样:上班、下班、烧饭、洗衣服。没有特意做什么“环保大事”,但就在打开电饭煲、接通电源的那一刻,你是否有想过,我们用掉的电,它最终去了哪里?



每一度电的使用,除了产生温室气体,也在不断消耗着能源。


想象过去的24小时,家里的电器轮番上阵:冰箱、热水器、洗衣机不间断运行,手机、电脑、电视长时间待机。到了夏天,还会多出空调运转的声音。看似寻常的一天,其实正在上演一场小型的“能源马拉松”。



能源从哪里来?截至2024年,虽然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势头喜人,但全球仍有超过一半的能源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许一顿简单的饭,就意味着地球也多“发烧”了一次。



但数据中也带来了希望。石油需求正在放缓,而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已攀升至约700吉瓦(GW),连续第22年刷新纪录,成为新增电力需求的主力来源。


当然,电力行业只是能源消耗的一部分。交通、建筑、工业等高排放行业,同样“贡献”了大量温室气体。这些并非遥不可及的领域,而是我们每天都在参与的生活场景。



2024年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根据国际科研机构“世界天气归因联盟”和“气候中心”去年联合发布的年度气候报告,持续的热浪、干旱、森林火灾、风暴和洪水等灾害接连出现。在报告提及的26起极端天气事件中,至少有3700人死亡,数百万人被迫流离失所。


世界气象组织也发出警告:未来五年内,全球气温很可能突破《巴黎气候协定》中提出的1.5℃升温阈值,这意味着极端天气会更频繁、更猛烈。



好在,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改变正在发生。只是,这个改变的速度,还可以更快一些。



不是每个人都能精准计算自己的碳足迹。但只要我们意识到,插座的另一端连着的不只是家电,更是地球的温度——那么,世界地球日的意义就不止于这一天。


从随手关灯、绿色出行到减少浪费,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一种靠近地球心跳的回应。


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人与地球之间,正在悄然恢复的一种联系。看见,是第一步;选择,是下一步。


参考资料:

1、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

2、Our World in Data《Sector by sector: where do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come from?》

3、国际能源署IEA《Global Energy Review 2025》

4、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9%左右——我国明确节能降碳“时间表”“路线图”

5、国家能源局:国际能源署发布最新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长加速


数据新闻编辑:文利

实习生:余姿桦

新媒体设计:张瑶

校对:杨利

相关推荐
陌生人随意开,形同虚设的指纹锁如何“锁”住安全?|新京报快评
观点
一面来自武汉的锦旗,寄到了汇川区文化旅游局……
新京号
“国粹茶社”带您走进北京京剧院——探秘京剧艺术的台前幕后
新京号
聚贤石景山 巾帼绽芳华 ——石景山区女性人才共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新京号
当人类不必死亡:超人类主义的诱惑与危机
文化
首次!北大科学家对月球有重大发现
新京号
地球上的“月球空间”?北大同学在这里上课!
新京号
高光时刻,闪耀芜湖!
新京号
探索有温度的群众工作法!雄安在行动→
新京号
服贸会里看怀柔丨“栗宝”引客,光影传韵,好物留忆……“生态国际、文化影都”尽显城市魅力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