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小麦出现黄叶、干尖,先别着急浇水,2病2虫或是“罪魁祸首”
农民的小帮手
2025-04-21 09:38
进入农民的小帮手阅读更多内容

4月中下旬,多地小麦进入孕穗抽穗期,一些农户发现,自家的小麦,出现了叶片发黄、叶尖干尖的现象。

 

观察土壤比较干燥,再加上当地长时间无有效降雨,就认为是干旱所导致的,忙着去灌溉浇水。

 

小帮手看到我们豫东地区,有一些农户近期正在浇水,这种做法虽然可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小麦黄叶、干尖现象,都是由于干旱所导致的。

 

当前也是小麦“一喷三防”的高峰期,田间的一些病虫害,也会导致小麦黄叶、干尖。

 

因此,要先进行辨别,查看自家田间的小麦,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小麦黄叶、干尖,如果是病虫害导致,农户不去打药,而去灌溉浇水。

 

不仅不能缓解小麦黄叶、干尖的现象,田间高温高湿的环境,还会加重小麦病虫害的危害。

 

因此,当大家发现小麦黄叶、干尖后,不要着急去浇水,等待查明原因后再做决定。

 

先说说干旱为何能导致小麦黄叶、干尖?原因有多种。

 

第一,小麦进入抽穗期后,对水分需求较大,干旱时,小麦根系吸收的水分较少,无法满足小麦植株蒸腾作用的需求。

 

导致小麦植株体内水分少,叶片细胞失水,叶片出现发黄、干尖等现象。

 

第二,水分是小麦植株吸收和运输养分的载体,当田间过于干旱时,会导致小麦体内的水分运输通道变窄,养分向地上部分的运输也受到阻碍,出现黄叶、干尖现象。

 

第三,田间长时间干旱时,会影响小麦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导致叶片上的气孔关闭,二氧化碳进入叶片受阻,限制光合作用的进行,叶片缺乏营养,就会逐渐变黄、干尖。

 

上面小帮手已经说了,小麦发黄、干尖,不要着急去浇水,不一定是由于干旱所导致,而是病虫害所引起。

 

 

先说病害方面

 

小麦抽穗期前后,小麦叶锈病、纹枯病都会导致叶片发黄、干尖。

 

小麦叶锈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会落在小麦叶片上,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菌丝体在叶片细胞间生长蔓延,吸取营养物质,导致细胞逐渐失去活力,叶片出现发黄的迹象。

 

当叶锈病危害到中后期,小麦叶片上布满了夏孢子堆,就会影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产物减少,无法满足叶片的生长需求,导致叶片逐渐发黄。

 

叶锈病的病菌在叶片上,还会导致气孔开闭异常,和干旱的情况类似,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光合作用效率下降,叶片发黄、干尖。

 

防治小麦叶锈病,可选择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药剂,也可使用复配药剂,比如戊唑醇 + 吡唑醚菌酯、氟环唑 + 嘧菌酯等等。

 

再说虫害方面

 

小麦抽穗期前后,小麦蚜虫、红蜘蛛也会导致叶片发黄、干尖。

 

小麦蚜虫,一种刺吸式害虫,能吸取叶片的汁液。蚜虫属于聚集性害虫,出现时叶片上会有很多,用密密麻麻来形容也不为过。

 

当叶片上的汁液被大量吸食后,会使叶片内的营养物质流失,导致叶片缺乏必要的养分而生长不良,逐渐变黄。

 

蚜虫在叶片上大量聚集后,覆盖叶片表面上,一定程度上,也会遮挡阳光照在叶片上,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和上面提到的一样,也是引起叶片发黄、干尖的一个因素。

 

针对小麦蚜虫,可防治的药剂有很多,常用的有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等等。

 

小麦红蜘蛛,也有人称为麦蜘蛛,也是一种刺吸式害虫,通过稀释小麦叶片、茎秆上的汁液为主。

 

当小麦红蜘蛛大量出现在叶片上以后,会使叶片细胞受损,因缺水和营养缺失而逐渐失去活力,从而导致叶片发黄。

 

小麦叶尖部分的细胞相对更为脆弱,在红蜘蛛的危害下,叶尖更容易出现干枯现象,也就是干尖了。

 

防治小麦红蜘蛛也不难,常用的药剂有阿维菌素、哒螨灵、炔螨特等。在喷施药剂时,要重点喷施小麦叶片背面,因为红蜘蛛在叶片背面较多。

 

综合上述内容,小麦叶片发黄、干尖,原因有多种,并不一定是干旱所导致的。

 

所以不要着急浇水,如果是病虫害的危害所导致,要及时进行“一喷三防”。

 

问问大家,当前你家的小麦长势如何呢?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