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国际传播 | 中传师生赴美参加国际广播电视学会2025年会
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2025-04-20 10:16
进入中传新闻传播学部阅读更多内容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师生代表团

 

参加国际广播电视教育学会(BEA)年会

 

和广播电视大展(NAB)

 

和全球学者一起探讨

 

人工智能时代传媒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快来和学部君一起回顾吧~


4月4日至9日,2025年国际广播电视教育学会(BEA)年会和广播电视大展(NAB)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师生代表团赴美参会,发表论文并举办专场学术论坛。

 

本次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牵头,邀请了重庆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共同参会,旨在展现我国传媒教育在智能化、数字化变革中的创新理念与实践,与全球新闻传播学者共同交流探讨人工智能环境下传媒教育的新范式与新路径。

 

 

▲ 与会中外学者合照

 

学术交流:中国经验与国际视角

 

4月5日下午,中国高校代表团在BEA2025举办了主题为“融合与智能:数字时代传媒教育的中国经验和国际视角”专场学术论坛。论坛汇聚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共同探讨传媒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展现了全球范围内对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关注和思考。

 

 

▲ 参会中国学者

 

论坛中,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吴炜华教授以《针对中国盲人及视障群体的“光明倡议”多点民族志研究》为题,分享了中国在无障碍信息传播领域的实践成果,并基于“光明影院”和“光明博物馆”推动文化普惠的传播行动,为国际无障碍信息传播人才培养提供中国方案。

 

 

 

 

 

 

 

 

▲ 左右滑动了解参会学者分享的话题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郭小安教授发表题为《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挑战与回应》的演讲,指出教育需在技术赋能与人文价值之间寻求平衡,既要培养掌握智能传播、数据新闻等前沿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又要坚守新闻真实性和公共利益的核心理念。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晓程教授以《改变教学or重塑业态?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教育思考》为题,提出兰州大学通过设立智能化实验班与大数据实验室,尝试推动教学内容与新闻职业理想的融合来回应技术挑战。

 

 

▲ 与会发言嘉宾:郭小安、刘晓程、庄曦、范明献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庄曦教授围绕《对新闻教育学的再认识:智能媒体时代的视角转换与理性创新》探讨了AI技术对新闻业的多维影响,并指出未来的新闻教育必须兼顾技术创新与人际连接,培养既懂技术又有温度的新闻工作者。

 

中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范明献教授以《中国内地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跨学科培养中的交叉型课程设置分析——基于对78所院校培养方案的研究》为题,指出国内各高校在学科交叉建设中存在显著结构差异,应加强多样化课程设置与跨学科实践能力培养。

 

 

▲ 与会发言嘉宾:吴炜华、曹航宇、霍逸凡等

 

本论坛由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讲席教授周树华和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Deborah Wilson教授担任点评嘉宾,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陈欣钢教授担任召集人和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师曹航宇、霍逸凡,研究生李怡滢、陈中瑞也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实践创新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等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 论坛主持人:陈欣钢

 

点评人:周树华、Deborah Wilson

 

前沿动态:行业与院校调研

 

会后,中国师生代表团前往美国广播电视设备大展(NAB Show)参观学习,了解当今国际广播电视科技前沿动态。展会自1923年开办以来,诸多中国广电与传媒设备厂商参与其中,这些国产品牌的集体亮相彰显了中国技术硬实力,为全球传媒技术演进注入了东方智慧,也在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悄然重塑着数字时代的文明对话格局。

 

中国学者团队重点考察了大疆DJI、影石Insta360、斯莫格SmallRig、神牛Godox等国产品牌展区,并表示国产设备的崛起绝非单纯的技术突围,也需依托高校与产业的深度协同,未来,要积极建设高校传媒实验室,赋能人才培养与教学实践创新。

 

 

▲ 中国高校代表团参观美国广播电视设备大展(NAB Show)

 

4月9日,代表团抵达洛杉矶访问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SC)。Annenberg新闻与传播学院Thomas  Hollohan教授、南加大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Glenn Osaki、南加州大学美中学院名誉主任Clayton Dube与中国高校代表团就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变革与学生就业情况展开深入讨论,针对传媒业态剧变下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塑、跨文化传播人才的职业发展等具体议题交换意见。当前,中美新闻传播院系均面对来自媒介和社会变革的压力,双方应充分分享转型中的经验、共同探索适应智能化传播生态的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随后,代表团实地考察了USC新闻中心,并与中国留学生代表进行亲切座谈。代表团成员特别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科研与传播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当AI不断革新信息生产模式、算法成为信息传播的底层语法,传媒教育与学生实践如何在技术工具与人文关怀之间构建动态平衡,成为全球高校人才培养共同探索的元命题。

 

 

▲ 中国高校代表团访问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中国师生代表团赴美通过专题论坛、技术考察与高校互访等系列活动,不仅展现了人工智能时代中国传媒教育的创新探索与人文关怀,更搭建起中外传媒教育深度对话的桥梁。

 

 

美国广播电视教育学会(BEA)成立于二十世纪中期,是美国最权威的广播电视教育及专业研究协会,涉及领域包括广播电视、电影、新媒体等。2025年广播电视教育学会(BEA)年会共开设论坛、研讨会、活动等共255场,涵盖人工智能、国际传播、互动媒体与新兴技术、跨文化研究等26个类别。自2017年开始,中国高校的专家学者开始参与美国广播电视教育学会(BEA)年会,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新疆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院校专家学者在年会上发表论文、参与学术交流。


搭建对话桥梁,分享中国经验

 

深化学术交流,探索学科发展

 

让我们共同期待!

 

供  图/曹航宇

 

供  稿/李怡滢

 

编  辑/刘湘琪

 

校  对/高   淼   吴   睿

 

主  编/韩   飞   董华茜

 

监  制/丰   瑞

来源: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征稿|“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媒介与政府治理”会议征稿函
新京号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召开新闻发布会 第十五届北影节将同步启动北京电影生活节
新京号
《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全文发布
第一看点
微专业招生 | 探索短视频与数字文化传播新纪元,招生通道现已开启!
新京号
专访任剑涛(上):现代政治的首要任务是“兜底”,而非提供终极解答
新京号
挑花眼?北大新学期开设通识核心课推荐
新京号
国际传播 | 电视学院与NCA的十年之约!中美传播学者高峰论坛顺利举行
新京号
张帆,亚军!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12月23-29日文艺资讯丨《战争与和平》经典重现
娱乐
人物|子赫,获奖了!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