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好房子”这一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住建部也发布了《住宅项目规范》的国家标准,并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一规范的出台,顺应了居民对品质居住环境的需求,也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那么,究竟何为“好房子”?什么样的“好房子”能受到大众青睐?“好房子”在芜湖的落实情况及影响如何?近日,大江资讯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
“居住品质的提升离不开实际生活。在我看来,有三个建设标准的改变对老百姓影响比较大,直击了居住中的‘痛点’。” 作为深耕房地产行业的专家学者,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韩有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韩有民介绍,住宅新规在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
➤ 层高方面,由以往不低于两米八提升至不低于三米,这直接增强了室内空间感,为居民带来更开阔的居住体验,显著提升心理舒适度,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 电梯覆盖范围上,从七层以上要求加装电梯变为四层及以上建筑就必须配备,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的出行需求,也让居民搬运物品更为便利,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 隔音隔震标准方面,新规提高了隔声要求,将有效缓解因房屋隔音问题引发的邻里矛盾,促进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从健康养生的角度来说,室内空间升高,不仅改善室内微环境,可将甲醛等污染物浓度降低40%以上。新规范的日照标准,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和体温调节,每日20分钟日照可满足人体90%的维生素D需求,预防骨质疏松和免疫系统疾病。”从事教学及临床三十余年,安徽省名中医、安徽中医药高专储成志教授认为层高提升带来的空气流通效率改善。隔声性能全面升级,还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
“好房子可以促进健康的居住生活。”仔细查看新规标准,储成志表示,新规通过对房屋空间优化、声环境改善、适老化设计、安全强化、功能升级五大路径,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体系,能够使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住好房”推动行业高质量转型
从筒子楼到电梯房,从精装房到生态住宅,住房标准变化生动地表明了社会进步的跨越。当前,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超40平方米,基本解决居民住房“有没有”的问题。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住宅规范标准势在必行。
“从几千年前的茅草房,到砖瓦房,再到如今的混凝土结构高楼,住宅的演变见证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韩有民认为,这些变化说明我国住房发展正在迈上新台阶。而这一变化也倒逼房地产企业告别粗放式竞争,走高质量发展路线。“谁盖的房子能够满足我们老百姓的需求、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个房子才能卖得出去,开发企业才能够持续下去。”
卓瑞地产副总经理王迅敏锐洞察到市场风向的转变,“现在新住宅的开发,更多的是在面对有改善型需求的用户。”在他看来,购房者从原来追求性价比变为追求质价比,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很好地概括了现在人们理想中的“好房子”的模样。
在此背景下,许多地方提出了第四代建筑概念,每户配备景观花园,打造立体生态空间。在住宅新规全面升级居住体验的浪潮下,卓瑞地产将推出新规后的首个第四代立体生态住宅项目卓瑞·悦麓华著,从“好房子”出发,提供更优质的居住方案。
在空间标准上,卓瑞·悦麓华著四代宅的层高约3.05米,高于新规要求的 3 米标准,让室内空间更显开阔;
约1.2 米高的阳台护栏,符合安全要求规范。
“我们既打造了四代立体生态住宅,也保留了升级后的传统三代住宅,让有不同需求的人,都能找到理想中的房子。” 王迅说。
我市积极推动“好房子”建设
在落实“好房子”政策方面,芜湖走在了前列。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相关工作,身边一系列的悄然变化,和“好房子”的设想不谋而合。“新建宜邻中心,打造‘15分钟生活圈’,涵盖菜市场、口袋公园、健身场所等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生活在这座城市,韩有民的居住幸福感大大提升:“下班后,家门口就有休息的区域,可以锻炼、社交、遛娃,是一个完善的生态居住社区。”
去年,我市出台新规,在房屋计容规则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露台、公共配套用房、地下室架空层用房及风雨连廊等公共空间,给予开发商一定的计容优惠空间。韩有民认为,这一政策在引导鼓励开发商加大建设投入,增加业主的舒适空间,提高了实得率,使业主切实受益。“这些公共设施用房以往多纳入公摊面积,如今不计入公摊,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
面对新规带来的成本挑战,不少开发商坦言压力不小。但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开发成本会有所增加,这些投入却能实实在在转化为居住体验的升级,感受到品质的提升。卓瑞地产副总经理王迅表示:“我们会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通过精细化管理严控成本,最终将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推向市场,实现品质与成本的平衡,让购房者得到有质价比的房子。”这一表态,彰显了行业在新规下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决心。
房子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好房子”新标准的落地,我们期待更多符合人们需求的 “好房子”出现,都能拥有“住有优居”的幸福感。
▍记者:乐培意 邓健
▍编辑:陈轶敏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