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癌症中心去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肺癌新发病例106.06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2.0% 。肺癌的发生,除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之外,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我们一起来关注发病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肺癌。
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致病因素包括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接触、电离辐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遗传、基因突变等。
肺癌的存活率与发现时的分期有很大关系。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版)建议,肺癌高危人群可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薛卫成建议,筛查人群或处于观察过程中的人,一年查一次CT足矣。如果筛查出现肺结节,患者不必过度焦虑,更不必每月进行CT检查,遵循医生制订的检查频次即可。
肺癌高危人群是指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1种或多种危险因素者:吸烟≥20年包(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被动吸烟;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有恶性肿瘤病史(淋巴瘤、头颈部癌症或与吸烟有关的癌症);有家族史:一级亲属罹患肺癌;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随着体检的普及,很多人在体检时发现磨玻璃结节会陷入恐慌。“其实,磨玻璃结节只是一个影像学概念,依据密度又可分为混合磨玻璃结节和纯磨玻璃结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隋锡朝介绍,磨玻璃结节与肺癌相关的比例更高。有很多人听说是磨玻璃结节,就想尽快手术切除。其实,磨玻璃结节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尤其是纯磨玻璃结节,有的可能几十年都不一定会发展为肺癌。一些感染性疾病造成肺结节,感染控制后,结节或逐渐缩小或消失。
尽管多数肺结节为良性,但磨玻璃结节仍需密切关注。大部分肺结节定期复查即可。如几毫米的实性微小结节,可在检出后3个月-6个月复查,如果两年内没有变化,则被认为是低危结节,肺癌的可能性很小,之后常规体检即可。而磨玻璃结节两年没有变化,依然需要随访。对于直径较小的磨玻璃结节,患者无须额外治疗,只需定期复查,一旦结节逐渐变大或出现实性成分,就需要内科、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会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出指导意见和治疗建议。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柳宝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