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教育部:将组织研发实用AI工具、引导企业研发数字化教育产品
新京报 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2025-04-16 21:11
构建全国统一的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大市场,引导企业研发符合应用需求的数字化教育产品和解决方案等。

4月16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共分七个部分,共22条政策举措,提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意见》明确,将推动打通学校、学生、教师全链条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校园无线网覆盖;构建全国统一的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大市场,引导企业研发符合应用需求的数字化教育产品和解决方案等。


当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落实相关工作考虑。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表示,下一步将打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智能版,组织研发具有前瞻性的实用AI工具,接入国产通用大模型,帮助师生更好掌握AI技能。


持续升级国家平台公共功能


在深入推进集成化方面,《意见》提出,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四横五纵”平台资源布局。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枢纽,集成各级优质平台、资源、服务,逐步实现入口统一、资源共享、数据融通。围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四大领域和德智体美劳五大版块建设汇聚精品资源。


同时,持续升级国家平台公共服务功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扩大教育公共服务“一网通办”事项。优化招生入学、考试评价、学籍查询、学历学位认证、教师资格查询、普通话等级证书查询等服务,优化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优化出国留学全程在线服务。


《意见》要求,推进国家平台全域深度应用,推动各省(区、市)制定整体推进区域教育公平优质发展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省内平台、资源、服务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常态化应用,拓展备课授课、作业管理、班级管理、考核评价、家校沟通、课后服务等高频场景应用。


在教育数据集成和有效治理方面,《意见》明确,建好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统一数据标准和接口标准,打通学校、学生、教师全链条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一数一源”,深挖教育数据富矿,构建大数据赋能教育治理新体系。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引导企业研发相关产品


在大力推进国际化方面,《意见》提出,要持续增强数字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数字教育资源的国际共建共享,建好国家平台国际版,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平台对接,探索设立国别专区。持续实施“慕课出海”行动,赋能“鲁班工坊”等职教出海项目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方面,《意见》明确,推进智慧校园标准化建设,逐步普及教学智能终端。推进IPv6规模部署及应用,推动中小学校合理扩容出口带宽,满足教育需求。引导学校支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校园无线网覆盖。


同时,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标准制修订,形成覆盖数字教育软硬件环境、平台工具、数字资源、教育数据、网络安全等方面标准规范。做好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购买优质数字资源和服务等经费保障,对农村、边远地区视情给予倾斜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网络使用资费给予优惠。


记者注意到,《意见》明确,构建全国统一的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大市场,引导企业研发符合应用需求的数字化教育产品和解决方案,保护资源贡献者知识产权。


《意见》强调,严格资源内容审核制度,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坚持提供必审、上线必审、更新必审、审必到位原则,确保政治性、导向性、科学性、适用性、规范性、时效性、公益性。依托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强化实名管理。强化核心和重要数据防篡改、防泄露、防滥用能力;有效规避网络攻击、信息茧房、算法霸权、依赖成瘾等问题。


开发人工智能教育专用大模型,组织师生参与调优


发布会上,周大旺介绍,下一步,教育部将把《意见》落实与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紧密结合起来,把近期的工作重点纳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


一是在平台升级方面,打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智能版。引入智能交互、知识图谱、多模态数据分析等技术,优化课堂测评、资源搜索等智能功能,完善“AI试验场”,组织研发具有前瞻性的实用AI工具,接入国产通用大模型,帮助师生更好掌握AI技能。


二是在资源扩容方面,不断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更新资源,促进教育信息共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集中上线系列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扩容升级国家平台国际版,面向国际用户开发多语种版本的课程资源。


三是就业赋能方面,聚焦高校学生的就业需求,启动“双千计划”,推动1000多个微专业,涵盖急需紧缺型、应用技能型、交叉复合型等内容,打造了1000多个职业能力的培训课程,覆盖了数字提升、技能训练、人工智能应用、实习实践等方面内容。


四是在生态构建方面,构建多元参与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的专用大模型,建设语料联盟和开源社区,组织广大师生参与调优教育大模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穆祥桐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冯琪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打破“数据孤岛”、加快AI制药,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将加快
科技
教育无问西东:一块屏幕交出的山海答卷
教育
三部门印发方案,推动轻工业数字化转型
时事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召开
新京号
中小学教师如何与AI同行?全国人大代表、专家热议人工智能+
教育
新闻8点见丨缅甸发生7.9级地震;税收征管法修订稿征求意见
时事
聚焦两会 | 聚热点、话民生、谋发展——听北大医学代表委员两会声音
新京号
《新华网》丨福建仙游木雕:传承与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京号
中关村论坛年会聚焦AI人才 企业家称:我就是来招人的
科技
一周碳要闻:AI的竞争,从算力到电力(碳报第143期)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