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经济“首季报”出炉,积极宏观政策发力实现良好开局
新京报 记者 姜慧梓 编辑 张磊
2025-04-16 19:27
短期来看,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我国经济和外贸带来一定压力,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大势。

4月16日,今年我国经济“首季报”出炉: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

 

在当天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今年我国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一季度GDP增速高于去年全国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延续了去年以来持续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

 

今年,我国将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在5%左右。谈到近期美国滥施关税对中国GDP的影响,盛来运表示,短期来看,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我国经济和外贸带来一定压力,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大势。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首季报”释放多个积极信号

 

评价一季度的经济运行表现,盛来运表示,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稳中有升,支撑GDP增长的生产和需求指标均加快回升。一季度,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6.3%,比去年全年回升0.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3%,回升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比去年全年回升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回升1.1个百分点。

 

民生相关指标总体稳定,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3月份为5.2%,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6%,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国际收支方面,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但我国进出口保持基本平稳态势。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增长6.9%,“2月份以来国际贸易限制增多,出口保持6.9%的速度,显示了中国出口的韧性。”盛来运说。此外,前两个月服务进出口增长9.9%。到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在“量”增的同时,“质”也在持续发展。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此外,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回升,3月份回升至50.5%,说明市场的活力信心在增强。一季度货运量同比加快,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7.4%,社会融资规模存量8.4%等,这些实物量指标显示,生产要素支撑经济增长回升向好的作用在增强。

 

“今年以来的宏观政策效应非常明显”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一些政策措施加力增效,“两重”“两新”政策增量扩围,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打出“组合拳”。

 

盛来运表示,从一季度数据看,“今年以来的宏观政策效应非常明显。”

 

在促消费方面,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增幅较大。

 

其中,电动自行车、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新扩围产品销售增速“非常高”。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9%。另据商务部数据,截至4月8日零时,消费者累计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3571万台,发起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208.5万份。

 

在拉动投资方面,今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一季度累计新增发行接近1万亿元,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8%,比上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一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比去年全年加快3.3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4.6%。

 

消费增长、投资加快,必然会促进企业加快生产,相关制造业一季度表现“非常好”。比如,新能源汽车增长45.4%,相应的充电桩产量增长26.3%。

 

“生产流通起来以后,经济循环会更趋活跃。”盛来运表示,今年以来,市场活跃度整体提升,促进房地产回稳和股市活跃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市场预期持续改善。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5%,已连续两个月回升。

 

解读:全面准确看待当前物价低位运行态势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其中3月份CPI同比下降0.1%,降幅比2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盛来运表示,3月份价格下行主要是一些商品价格季节性回落,以及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带来的短期冲击的结果。

 

“要全面准确地看待当前物价低位运行的态势。”盛来运说。

 

他表示,这两年,无论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还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都在低位运行,分析其原因,既有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变化的因素,也有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阶段、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影响。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和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一些传统产业、传统动能在衰减,部分产业供过于求,需要通过价格调整进行市场出清。与此同时,新动能在成长,由于新的动能往往是市场稀缺的,需求旺盛,价格上行。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新动能所带动的价格上涨还难以对冲传统动能衰减带来的下行压力,因此,总体上价格还处在低位运行的状态。

 

盛来运举例,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由此带动了相关的钢铁、建材价格下行。2016年-2019年,以钢铁为代表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平均涨幅为9%左右,2000年-2024年平均涨幅只有0.9%。可以发现,产业调整会对相关产品价格带来一系列影响,要全面客观看待近期价格的低位运行,中国价格的波动运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点。

 

谈及后势,盛来运表示,价格高了会提高生活成本,影响“钱包”的支出,但价格太低了也不行,会影响企业增收增利,进而影响收入和就业。因此,保持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至关重要。

 

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扩大内需,另一方面要统筹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的关系,同时注意规范市场秩序,改革市场价格运行机制,防止过度“内卷”。他表示,随着经济回升、总需求回暖,促进价格合理回升的政策效应会继续显现。

 

表态:美滥施关税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大势

 

发布会上,盛来运回应美国“对等关税”对中国GDP的影响时表示,从短期来看,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我国外贸和经济带来一定压力,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大势。中国经济基础稳、韧性强、潜力大,“我们有底气、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从内部看,我国内需市场广阔,中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且正处在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无论投资还是消费空间都非常大,将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同时,经过近些年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过去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依靠内需和创新驱动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过去五年,三大需求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0%。去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达到10%左右,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从外部看,我们对某一个国家单一出口市场的依存度在下降,2018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9.2%,去年已经下降到14.7%。与此同时,我们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贸易伙伴。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比重超过50%。贸易的多元化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盛来运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过了大风大浪的考验,经受了亚洲和国际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等,但是我们都走过来了,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

 

盛来运表示,针对当前的外部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进行了充分预判,及时推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从一季度来看,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观点:期待更多增量政策帮助中国经济迎战“逆风”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超出市场预期,也为实现全年既定增长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认为,一季度经济增长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恢复势头,尽管有去年高基数压力,但受益于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以及“抢出口”等因素影响,投资、消费增速均较去年四季度有所提升,资本市场与楼市出现更多积极信号,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也持相同观点,他着重强调“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对当前经济运行的重要意义,并表示,一季度经济运行保持良好势头,与去年四季度以来宏观政策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进行逆周期调节是分不开的。

 

展望二季度,美国滥施关税短期可能会对我国外贸和经济带来一定压力,宏观经济运行将短暂面临“逆风”。不过,上述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韧性,加上今年以来推出的各项宏观政策逐步落地显效,消费及基建投资增长将有所加快,地方政府、房地产及金融领域流动性风险可控,经济增长内生动能有望增强。

 

专家建议,为应对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未来仍应针对性、前瞻性地安排应对策略,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记者注意到,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盛来运已明确表示,将会根据外部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政策,“丰富的政策工具箱是应对外部冲击和挑战的保障。”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姜慧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当前中国经济十问
第一看点
3月份CPI同比涨5.4%
时事
从三重压力到共同富裕!读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新京智库
智库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第一看点
8.1%!去年经济增速超预期 今年楼市怎么走?投资朝哪儿发力
财经
人民日报评论:任何挑战都挡不住中国前进的步伐
时事
大城市住房、反垄断、粮食安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这些事
财经
一季度经济数据“稳中有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效
财经
十问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后劲何在?
第一看点
3月份CPI同比涨5.4%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