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协定今日生效 我国将与81个国家和组织共同维护国际渔业秩序
新京报 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2025-04-16 18:32
近年来,我国以更加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区域和双边渔业合作。

《关于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港口国措施协定》(以下简称《协定》)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牵头制定的全球渔业治理的重要国际文书,也是提升港口管理水平、构建产业高效能治理体系、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保障。今年3月17日,我国正式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递交加入书,《协定》也于4月16日(今日)正式生效。

 

生效当日,农业农村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加入《协定》和全球打击非法捕捞制度体系相关情况。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表示,加入《协定》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维护国际渔业秩序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在持续打击非法捕捞、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等方面又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

 

经历五年筹备期,做足制度准备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关于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港口国措施协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牵头制定,旨在通过有效实施港口国措施,阻止非法捕捞的渔获物经由港口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确保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长期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于2009年11月22日在罗马缔结,并于2016年6月5日生效,截至4月15日为止,共有81个国家和区域一体化组织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了《协定》。

 

从开始做准备工作,到正式递交加入书,我国经历了长达五年的筹备。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介绍,自2020年起,农业农村部就会同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等相关部门就《协定》加入和履约事宜开展多次集中研讨和会商,开展港口实地调研,组织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研究内容和加入程序,跟踪《协定》进展情况。

 

在加入和实施《协定》方面,我国也做了一系列制度准备。刘新中在谈及这点时透露,我国在是否加入或者开始准备加入时,曾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能不能有效地执行或者履行《协定》的条款上。

 

在法律法规方面,例如去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订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草案就充分考虑了《协定》的有关要求,增加了与《协定》相衔接的内容,为依法采取港口国措施提供了法律支撑和保障。

 

刘新中说,目前,农业农村部也正在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对修订草案进一步修改完善,争取推动新修订的渔业法早日出台,为《协定》履约提供国内的法律依据。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也正在做政策准备工作,联合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出台《协定》执行的相关文件,做好履约相关工作。

 

我国已与超过40个国家开展渔业合作

 

刘新中表示,加入《协定》一方面有利于我国深入参与国际渔业治理,强化责任大国担当,另一方面,《协定》通过发挥港口互联作用,形成打击非法捕捞的国际合作合力,避免任何一个港口成为其他国家非法渔船的方便港,确保渔业资源的长期和持续利用,这也利于我国严厉打击非法捕捞,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同时,加入《协定》也有助于推动多部门协作配合机制,提升港口管理水平,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并能推动产业现代化,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渔业作为食物生产的产业,对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以及沿海各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在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我国一直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国际渔业合作。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孙海文介绍,近年来,我国以更加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区域和双边渔业合作。目前中国与亚洲、非洲、拉美等有关国家签署了20多项双边渔业合作协议,与40多个国家开展政府间或者民间的合作。例如深化了周边渔业合作,根据农业走出去的需要,加强与欧、美、澳、新等重点渔业国家的合作,同时也积极参与全球渔业治理,参加了多个国际涉渔组织的活动。

 

“我们加入了8个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还参加了30多个涉渔多边国际组织的活动,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渔业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孙海文说。

 

渔外籍人员我国将以公开、透明、无歧视原则开展港口检查

 

据介绍,根据《协定》要求,缔约方在《协定》实施过程中应当保障外国船舶权益。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主任刘忠松介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涉渔外籍船舶的合法权益,在相关举措上,还将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尽可能避免对涉渔外国籍船舶造成不合理延误或影响渔获物品质,为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同时,也将开展专业执法检查,推动港口监管向科学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避免干扰涉渔外籍船舶的合法活动。还将保障船舶及船员安全,允许涉渔外籍船舶出于不可抗力或遇险原因进入港口,视情为遇险和遇难人员船舶提供援助。

 

另一方面,对进港船舶的检查违规处置等是《协定》的重点环节,刘忠松也介绍,对于进入中国港口的涉渔外籍船舶,中国将根据《协定》要求,按规定程序,以公开、透明、无歧视原则开展港口检查。

 

主要措施包括三点。一是按比例对允许进港的涉渔外籍船舶进行抽检。二是重点核查船上渔获物的种类、数量、来源,船舶相关许可证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等。三是处置违规船舶,对擅自进入我国港口的涉渔外籍船舶进行处罚,并责令其离开或者将其驱逐,对无法提供证明作业合法性材料的船舶,不为其提供加油、补给、维修和进坞服务,不允许其开展卸载、转运、包装、加工渔获物等活动。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田杰雄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中越关于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时事
中方正在和更多国家共同应对美滥施关税
第一看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肯尼亚共和国关于打造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典范的联合声明
时事
新闻8点见丨“神二十”今日发射;920多名在缅电诈嫌犯被移交中方
时事
“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主义理论的百年困局
文化
新闻8点见丨新京智库春季论坛今日开幕;多领域明确155项试点任务
时事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对话赵忠秀:美国孤立不了中国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全文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时事
新闻8点见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今日开幕;何立峰与美贸易代表通话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