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援疆和田县工作队16名教师分赴和田县第一中学、巴格其镇第一中心小学开展“送教下乡”帮扶活动。通过示范教学、专题培训、联合教研等形式,助力当地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援疆工作高质量发展。
八名中学援疆教师到达和田县第一中学后,立即深入各学科课堂听课,细致观察教学全过程,从课程导入、知识点讲解到师生互动、课堂练习等环节,都认真记录并分析,精准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指导提供依据。
针对发现的问题,援疆教师与当地教师进行一对一、面对面交流。他们耐心倾听当地教师的想法和困惑,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在教学方法和内容调整上提供专业指导,助力当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心理教师陈迎春带来的示范课《发现小确幸,遇见好心情》令人眼前一亮。课程伊始,陈老师以欢快的《幸福拍手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接着通过抽奖分享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过程中运用贴近生活的视频,生动形象地阐释“小确幸” 概念、类型,让学生们轻松理解。课程结尾,引导学生为重要的人创造一份“小确幸”礼物,培养学生感恩与付出的意识。
和田县实验中学副校长王秀菊在评课之后为地理组教师带来微格教学示范课。通过设计“天气预报员”角色扮演、“穿衣搭配”实践任务等趣味互动,让学生在模拟新闻播报中学习气象术语,在小组讨论中分析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应用技巧。这种将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相融合的教学范式,为地理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助力和田县一中教学提质增效。
小学教师在巴格其镇第一中心小学也开展了精彩的数学教学。许荣华老师执教《数的组成—有序》一课,以情境化教学为载体,通过生活化案例(如分组活动、实物排序)引导学生理解“有序思维”,课堂互动率达90%以上。创新亮点:将核心素养目标具象化为“三会”——会观察(发现规律)、会表达(用数学语言描述)、会迁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听课教师高度认可。
许荣华老师的授课张弛有度,亲切自然,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整堂课中,师生们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感受数的“有序”内涵,真正体会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的快乐。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一堂好课凝结着团队成员的“切、磋、琢、磨”。精彩示范课结束后,评课活动随即开始。许荣华老师首先就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详细陈述,总结自己在堂课上的“得与失”。接着,参会教师们各抒己见,对授课情况进行简洁而又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分享。老师们纷纷表示,许荣华老师的课教姿得体、大方亲切,教法纵横有度、风格鲜明,令人耳目一新,获益良多。
和田县实验中学副校长刘海军对听评活动进行了总结,针对当地学生计算能力薄弱问题,提出“三步强化法”:一是基础巩固,强化三基重点,关注学情;二是错题归因,建立学生个人错题档案;三是游戏化教学,每日5分钟口算训练,设计“计算闯关”趣味活动等。
来源:和田县工作队
责编:李江江 范静
编审:琚小红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