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于4月19日在北京亦庄开赛,届时,近20支机器人“跑团”将与人类同时开跑。记者近日提前探访,揭秘参加此次半马的机器人。
4月9日,记者探访人形机器人“跑团”大本营,这里不仅有机器人“单间”宿舍,还有与正式赛道类似的训练场。当天晚上,机器人们还进行了排位赛,这也是官方组织的比赛前的首个测试赛。
本次人形机器人半马也是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展示平台,各种型号、样式、身高、尺寸、体重的机器人同场竞技。机器人的“技能”也各有千秋,有的奔跑能力强,有的可以语音互动,还有的是“帅哥”“美女”。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说:“尽管机器人各有不同,在赛道上成绩有优劣,但它们在未来产业和应用方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阅读全文>>>
梁靓表示,马拉松是挑战人身体的极限,也是一场身体素质的耐力比拼,而机器人赛道象征着科技和产业的融合。这一次的半程马拉松并不是以终点为目标,它更是一个起点。“机器人的比赛不仅仅是单个机器人的比拼,它还有后面的工程师、操控员、领队等,所以是一个团队的比赛。在机器人赛道上会看到不同型号、不同赛队的机器人,同时还有配合它的团队,一起奔跑。”
梁靓说,人和机器人共同比赛,象征着科技和产业融入人类的生活中。这次赛事对机器人的挑战也是巨大的,需要它和生活道路环境相匹配,所以这一比赛具有深远的意义。阅读全文>>>
重返白宫后,美国总统特朗普扔出了一系列“炸街”的政策举措。其中,又以“对等关税”动静最大。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教授作出了解读。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教授。受访者供图
特朗普政府大幅提高输美产品关税,被认为是对全球多边贸易机制的一次“逆流”。何茂春表示,从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订到1994年世贸组织成立,全球经历了九轮谈判,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多边贸易机制。WTO现在涵盖的不仅是货物贸易体系,还有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投资相关的规则,甚至延伸到了对自然、生态和社会责任的保护。但特朗普这种做法挑战了整个体系。
特朗普政府出台的高关税政策本质是什么?何茂春认为,在今天,经济安全已经被各国放在了国家安全的第一位。不光中国、美国如此,现在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实际上是地缘政治的核心策略,是战略博弈的一部分。
特朗普关税战打响后,对普通人来说有什么影响?何茂春表示,近期影响,美国老百姓肯定首当其冲,首先就是物价上涨。关税一加,企业成本上去了,最后转嫁给消费者,这是必然的。其次,是通货膨胀的影响。这种全方位的加税会导致美国输入型通胀,本来就已经有的通胀问题将被进一步放大。最后,就是生活上的各种不便。
对中国老百姓来说,首先是就业问题。其次是出口受阻带来的连锁反应,如税收、研发。当然,也有一些积极的影响。比如,因为高关税美国农产品少进口甚至不进口了,国内的农产品就会多一条销路,还可能给一些农户提供高端市场用户。阅读全文>>>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所谓“对等关税”之前,美国知名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在公开谈及“加征关税对谁有利”的话题时直言,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输的是美国,但美方却视而不见。近日,新京报记者对话沃尔夫。
沃尔夫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经济学名誉教授、纽约新学院客座教授。沃尔夫对加征关税的警告发出后不久,传来了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对等关税”政策的消息,且在近期不断变化。
沃尔夫表示,在美国国内,许多人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存在分歧。特朗普的政治基本盘(注:指支持特朗普的选民)认为,这些变化体现了特朗普精明的政治策略。而其他人则指出,此类政策变化表明特朗普对美国经济问题,或美国针对全球的关税后果缺乏把握。此外,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这项关税政策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但大多数人不希望再经历几年前那样的通货膨胀,如果他们认为关税政策会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就会对此表示反对。
沃尔夫表示,特朗普的多项关税政策变化加剧了全球政策不确定性,令各国政府和企业面临更大的决策风险与适应成本。沃尔夫判断,在全球范围内,可能会有许多国家将改变其贸易路线,远离美国,转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沃尔夫指出,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不断变化,不仅难以实现其制造业回流的目标,更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信誉。全球供应链正加速重组,可能将会有越来越多企业选择绕开美国市场。除非美国国内形成足够强大的反对力量,否则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关税政策将持续下去。阅读全文>>>
近日,有大V博主发帖称,“在首都国际机场看到有地勤人员欺负坐轮椅老人”,事件引发关注。作为航司服务人员,如此粗暴地对待坐轮椅的老人显然极不合适。
图/IC photo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4月13日晚,该博主更新微博称,“经与国航确认,是地面轮椅服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涉事员工已暂停工作并联系老人赔礼道歉。”博主表示,“他们找了涉事员工谈话,确认了其是把个人生活里的情绪波动带入了工作中。”
一位航司地勤人员,因把个人生活里的情绪波动带入了工作中,导致其在向坐轮椅老人提供服务时,态度敷衍、动作粗暴,表面看,此次事件的发生乃至被曝出,都有一定偶然性。但这种服务“失温”情况的出现,也暴露出航空服务链条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值得引起行业重视与反思。
按照报道的说法,涉事地面轮椅服务系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这一解释虽明确了责任主体,却难掩航司对服务质量监管的缺位。这种外包人员职业素养与航司品牌承诺的严重脱节,恰恰提醒航司,外包模式固然能降低成本,但若缺乏统一培训与监督机制,恐怕会因此砸了自家的招牌。
因此,航空公司更应做的,或许是以此为契机,对涉及特殊旅客的服务项目,尤其是由第三方承包的内容,建立并完善服务质量评估体系,通过随机抽查、畅通旅客反馈渠道等,确保每个环节都传递出对旅客的尊重与保护。阅读全文>>>
编辑 贾聪聪
设计 朱静晖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