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产品升级,产业迭代 转型中的山西刷新产业体系,期待被更多看见
新京报 记者 白华兵 编辑 王进雨
2025-04-14 14:40

“山西看似有比较多的传统产业,但不是不能做高科技企业、新一代新型企业,这里面有各级政府持续的推动,也有企业家的努力。今天,如果要重新总结晋商精神,除了诚信、勤奋、进取外,更重要的是开拓。”


4月7日至4月11日,为期一周的“走近新晋商 探寻向‘新’力”网络媒体山西行成功举办。在接受采访时,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宪朝这样总结道。


5天时间,全国多家媒体在山西省投资促进局的组织协调下,到太原、临汾、吕梁、大同等地市多个园区的现代企业参访,通过参观生产、听取报告、交流互动等形式,了解山西的经济转型及现代产业的崛起。


山西相关部门和企业更是以开放的姿态,拿出产品的生产现场与企业的“硬核”科技,期待能够通过媒体,让全国更多地看见真实、立体、向上的新山西。


“走近新晋商 探寻向‘新’力”网络媒体山西行成功举办。主办方供图


企业的自觉


“与全国多地氢能产业发展的路径不太一样,我们的氢能产业是区域大气污染防控,绿色运输需求催生的。当真正落地去干的时候,我们焦炉煤气制低碳氢的成本优势显现了出来。产业链延伸带来的低成本制氢叠加重载运输的应用场景,使得鹏飞氢能成为引领山西转型的新兴产业——可以说,我们的氢能产业是从这个产业土壤里‘长’出来的。”


4月10日,山西鹏飞集团副总裁吕晓芳向记者解读了鹏飞氢能之所以能够打破行业应用瓶颈,迅速大规模商业化投入市场的原因。


2019年,鹏飞集团结合自身产业优势,规划了制、储、运、加、用、研、装备制造、零碳物流氢能源应用全产业链的布局,开启了鹏飞集团氢能产业发展之路。


到目前为止,山西鹏飞集团年产2万吨焦炉煤气制高纯氢项目已于2022年7月投产;全国首家利用干熄焦余热发电制取绿氢的项目已于2023年底投产;建成并投运了4座加氢综合能源岛,北姚加氢综合能源岛日加注量可达8吨,是目前国内外日加注量最大的加氢岛;鹏飞智创年产30万辆氢能重卡及氢能工程机械,配套电堆、燃料电池系统、供氢系统制造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在孝义经开区建成;在孝义市投运800多辆氢能源车辆,成为全国唯一一家纯商业化运营的“气一站-运一车”全产业链示范场景……


在山西鹏飞集团各种宣传物料里,都会特别强调:“国家战略就是鹏飞最大的战略,时代步伐就是鹏飞前进的方向。”


吕晓芳表示,这句话是30多年来山西鹏飞集团之所以能够从一家洗煤企业发展成领先的清洁能源智慧企业的经验总结,每一步走来,都是紧跟国家政策,发挥企业自觉的结果。


事实上,多年来山西企业已经自觉开启产业升级模式,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对经济的推动力正在持续增强。


媒体记者一行参访山西鹏飞集团氢能重卡项目。主办方供图


政府的决心


如果说,山西鹏飞集团的氢能产业以需求为导向,迅速产业化,并引领更多需求的话,那么吕梁市政府则抓住机遇,通过产业引导、政策支持,迅速把氢能做成一个新兴的产业集群。


吕梁市招商中心副主任李师晋介绍,当前,吕梁市正在全力推进煤都、氢都、铝都、酒都“四都”建设,持续加快建设现代煤化工基地、 特钢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非常规天然气示范基地、黄河精品旅游地、大数据产业基地“六地”建设。


以氢能产业为例,吕梁市正在实施“一体两翼、三港四链”发展战略,以鹏飞、美锦、泽丰达为链主,加快氢能产业链延链步伐。现已形成7.6万吨制氢产能,投用11座加氢站。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氢能应用场景。


与吕梁市的产业升级路径有所不同的是,临汾市则把新型产业的打造作为经济转型的抓手,换道超车,数字经济、新型环保、新能源、视频短剧等产业在政府的推动下快速崛起。


“我们把一栋经营陷入困境的楼宇,用半年时间彻底盘活。去年9月开工装修、改建,去年12月即投入使用,3个月时间打造成1.6万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场所,成为精品微短剧基地。”临汾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目前,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已有40余家影视企业入驻,18部精品微短剧完成拍摄,直接解决数千人就业,辐射带动数万人增收。今年2月,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金鹏指数·2024年中国微短剧基地排行TOP10”,成为山西省唯一入围的基地。


临汾市促进外来投资局党组书记、局长崔玲玲表示,2023年至2024年,临汾市招商签约500余个项目、签约额达3000亿元,字节跳动、华为、腾讯、百度、阿里等数字头部企业项目落户临汾,运达、中信、深宝安、新希望等先进制造企业、世界500强企业项目也相继落地,连续三年入围“中国投资热点城市”、连续两年获评“浙商最佳投资目的地”。


媒体记者一行参访百信信创产业基地。主办方供图


时代的力量


从2014年创立至今,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位列信创领域核心整机企业前十,是全国具有涉密、通用等全部资格的进入国家产业布局的八家企业之一,在山西、河北、安徽、重庆、深圳、海南已建或在建信创产业基地。


由其生产的纯国产电脑整机已经接到各大单位源源不断的订单,而投资者也是纷至沓来。


王宪朝表示,山西虽然比不上东南沿海地区发达,但在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全国信创都处于同一起跑线,此时如果山西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实现弯道超车。之所以能够把握住这样的时代机遇,王宪朝认为是企业一直坚持长期主义,做长线布局的结果。


如果说,我国以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信创企业是“舍近求远”,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从科技自主的角度,重新走完西方信息技术路线,并设法超越的话,那么山西锦波生物则另辟蹊径,首次发现了人Ⅲ型胶原蛋白核心功能区,并首次实现了该蛋白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从而为全球医美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


2023年,“锦波生物”在北交所上市,成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第一股”。2023年完成产值9.67亿元,营业收入7.80亿元,缴纳税收8728.25万元,业绩增长99.97%;2024年,营业收入达到14.46亿元,净利润7.30亿元,业绩增长超过85.4%。


“2021年,我们首款人源化胶原蛋白获批,从此全球胶原蛋白从动物时代进入合成生物时代。目前,我们产品的基因序列和原子结构都可以在国际蛋白结构数据库查询。”山西锦波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杨霞表示,“未来,公司将围绕医疗和生活护理等大健康领域,提供涵盖体表、体腔、体内器官修复再生的完整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人体生命材料企业。”


记者注意到,王宪朝、杨霞都是从山西高校走出来的创业者。也正是为了挖掘当地的“产学研”潜力,山西在开发区、高新区、晋创谷等平台,借助产业引导基金、投资孵化基金等工具,支持一个个高科技企业发展。


致力于石墨烯的赛因新材料科技、聚焦于数字电力与安全的拓深科技、深耕机器人焊接自动化领域的中北汇科智能装备、专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中凌水环境设备、发展光伏产业的晶旭新能源等一大批企业在山西的各大园区落地生根。


山西省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春权表示,“我们衷心希望各位媒体,多走一走山西的开发区、多看一看山西的新项目、多听一听企业家的心声,用你们的镜头和笔触记录山西的转型脉动,向世界传递一个真实、立体、向上的新山西!”


媒体记者一行参访秦淮数据灵丘基地。主办方供图


新京报记者 白华兵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白华兵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解振华:绿色低碳发展不是限制生产力的枷锁
智库
迎接机遇挑战,共探行业未来——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新京号
奔跑的大项目丨一次外迁升级,加速产业“扩圈”
新京号
戴俊骋:年轻人是网红城市“产消者”,也是传播新引擎
智库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地方两会观察丨让企业减负担得实惠——从地方两会看助企帮扶着力点
新京号
120+摊主集合完毕!2025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图书摊主介绍
文化
120+摊主集合完毕!2025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图书摊主介绍
文化
中国文化产业2025十大发展趋势
新京号
贸促会汽车分会赵扬:避免“内卷”海外化,提升全产业链出海能力
汽车
热门评论
白华兵
7天前
转型进行时
Mr.G
7天前
👍🏻
Romy
7天前
欢迎来山西投资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