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碳刷“冒牌货”流入电商,成本仅3.5元
新京报 记者 俞金旻 编辑 王进雨
2025-04-11 14:57

3.5元左右的无标碳刷,经过一番包装后冒充知名品牌流入电商渠道和社交平台。


4月11日,上海松江警方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披露,近期接连破获生产销售假冒知名品牌碳刷、剃须刀等品牌产品的网络制假售假案件,捣毁犯罪团伙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0人,查处犯罪窝点12处,查扣涉案物品2.3万余件,涉案金额达1800余万元。


今年2月,碳刷权利公司博世中国通过“蓝鲸”驻站民警向松江警方反映线索,发现某电商平台多个店铺大量低价销售其品牌碳刷。后经专业机构鉴定,网上销售的产品均为假冒产品。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沈某交代,其在未获得品牌授权的情况下,委托犯罪嫌疑人盛某生产假冒包材,并在外省市以3.5元左右的价格采购散装无标碳刷,仿制标识后自行进行封包组装,以10元左右的价格通过电商渠道和社交平台冒充正价20元的品牌碳刷对外销售非法牟利。而犯罪嫌疑人朱某等人,则是从沈某处以4.5元左右的价格采购假冒品牌碳刷,在明知是假冒产品的情况下,仍通过多个电商平台以10元左右的价格加价对外销售。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碳刷在各种电机和发电机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作为滑动接触件,主要用于电机的换向器或滑环上,起到导出和导入电流的作用。假冒碳刷可能导致电动工具过热、故障甚至引发短路,威胁消费者安全。


无独有偶,在近期的一次企业走访中,松江分局“蓝鲸”驻站民警接飞科公司线索反映,有飞科品牌假冒电动剃须刀在网上兜售的情况。经警方缜密调查,后成功锁定了该犯罪团伙人员架构及涉案的54家网店。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2025年以来,松江公安“蓝鲸”护企工作站多次组织警企座谈、入企走访和普法教育,帮助企业封堵风险漏洞6个、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另据统计,自2024年松江公安“蓝鲸”护企工作站建立以来,先后助力侦破涉及20余个品牌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30余起。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俞金旻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俞金旻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肉毒素黑产调查①丨假肉毒素出厂价20元,包装成进口水货卖上千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央视3·15曝光9大乱象 最新回应来了
时事
“增肌神药”黑产调查:原材料多来自无证公司,地下黑市利润畸高
时事
东莞(上海)投资交流会观察 :东莞为什么值得投资?
智库
盘点2024|房地产十大政策:止跌回稳主基调下,组合拳发力
房产
假枇杷干频现电商店铺,随机购买5款仅2款为真
消费
酒店偷拍黑产调查④丨专家建议偷拍入刑,增设“侵犯隐私罪”
时事
套上秒变阳澄湖等“名牌蟹”?起底大闸蟹“假蟹扣”制售链
消费
售楼处不打烊、​深夜签约……新政助推下深圳国庆楼市火热开局
房产
以旧换新高峰期将至,废旧家电如何重获新生?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