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闻多一度丨和感冒有何不同?怎样预防?6问流脑
新京报 编辑 艾峥
2025-04-03 16:52

近日,“男子以为是感冒硬扛3天进ICU”引关注。中国疾控中心提醒:冬春季节是流脑高发时期。什么是流脑?有哪些症状?如何区分流脑和感冒?我们该怎样预防?一文速览。


什么是流脑?


图/IC


流脑的全称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炎奈瑟菌根据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分为 A、B、C、Y、W135等12个血清群,血清群间没有持久的交叉免疫。冬春季节是我国流脑的发病高峰,全年均可出现散发病例。


流脑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直接传播,全年可以散发或流行,冬春季节多见。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6月龄至2岁时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脑膜炎奈瑟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因此通过物品间接传播机会极少,但2岁以下婴幼儿也可能通过同寝、哺乳和接吻等密切接触被感染。


流脑有多危险?


近日,福建宁德49岁的吴先生突发持续高热、炸裂式头痛、喷射状呕吐,起初他以为是小感冒并未在意,不料短短三天后就陷入深度昏迷,家属立即将他送医。到达医院时,吴先生已呼吸急促,瞳孔对光反射几乎消失,随即被紧急转入ICU救治。经检查,吴先生被确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多学科团队的联合救治下,昏迷十日的他最终苏醒过来。


2024年6月5日、6月26日,青海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中学八年级(5)班两名学生先后因病死亡。7月3日,青海西宁市湟中区教育局、卫生健康局发布通告,两人的脑膜炎奈瑟菌血培养均为阳性。


人群对于流脑普遍易感。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70%的流脑病例年龄主要在18岁以下,尤其以6个月至2岁时期的婴幼儿风险最高,学校中青少年感染及死亡的情况也屡屡发生。近年来,临床上也发现有成年人患此病,而成人的病死率高。


流脑起病急、进展快,极易导致死亡,其病死率超过10%。约20%的流脑患者即使治愈后也会留有严重的肢体和组织的伤残,1/3的感染者终身伴有和神经系统损害有关的智力、视力、听力、运动能力、感知能力等后遗症,严重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


流脑在我国流行程度如何?


在流脑疫苗广泛应用前,我国是流脑高发国家,8-10年出现一次较大流行,发病率可达100/10万~500/10万。自1982年卫生部制定并实施普遍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来,我国流脑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6年-2020年近5年每年报告病例数在55-118之间,报告发病率0.0039/10万-0.0086/10万。在中国流脑历次流行中,以华中、华东发病率最高,东北、华北次之。


随着疫苗的普及,流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我国的流脑发病率持续下降,近年来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此前,国家疾控局相关负责人曾介绍,我国流脑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流脑有哪些症状?


流脑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或流感相似,容易被忽视,但病情进展迅速。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对比。


早期症状(类似感冒)


流脑VS感冒:3秒解锁“鉴别指南”。图/广东疾控


从发热程度上来看,流脑引起的发热往往更为急剧和高热,体温可迅速攀升至39℃甚至更高,并且这种高热状态持续时间较长,不易通过常规药物或物理降温手段迅速缓解。而普通感冒的发热通常较为温和,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头痛和呕吐也是流脑早期症状的重要特点。流脑患者常出现剧烈头痛,往往伴有喷射性呕吐,这是由于病毒侵犯脑膜和脑组织所致。而普通感冒虽然也可能引起头痛和呕吐,但症状通常较轻,且较少出现喷射性呕吐的情况。


流脑患者在发病初期还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等特征性表现。这些瘀点、瘀斑通常出现在身体暴露部位,如躯干、四肢等,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而普通感冒则不会出现这种皮肤症状。


典型症状(病情加重)


随着病情发展,流脑的典型症状逐渐显现,表明病情加重。


剧烈头痛:头痛加剧,常伴有恶心、呕吐。


颈项强直:脖子僵硬,低头时疼痛明显。


皮肤瘀点/瘀斑: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紫色的瘀点、瘀斑,按压不褪色。


畏光:对光线敏感,眼睛难以睁开。


意识障碍:精神萎靡、嗜睡,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


抽搐: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或局部性抽搐。


划重点:出现剧烈头痛/皮肤瘀斑/喷射状呕吐/意识障碍,别犹豫,立即打120或前往医院就诊。


疑似流脑怎么办?


当出现高热不退、反复呕吐、皮肤出现出血点或精神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服用退烧药掩盖病情。


应急处置措施:


●个人防护:患者科学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下、额头,避免酒精擦拭或捂汗。


●避免移动:抽搐时勿强行按压肢体,保持侧卧防止窒息。


●记录观察:详细记录发热时间、呕吐频率等症状信息,就医时供医生参考。


治疗原则:早期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及后遗症风险。对密切接触者可进行医学观察(至少7天)和预防性服药。


如何有效预防?


医生表示,流脑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预防流脑,最关键是3点↓↓↓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脑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现阶段既有免费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也有自愿自费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可选择。


图/河南疾控


做好个人防护


●加强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等。


●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当锻炼。


及时就医


早期发现、早期规范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避免出现严重健康损害。


资料来源:国家应急广播、中国疾控中心、京铁疾控、西安疾控、广东疾控、贺州疾控、人民网、新京报


编辑 艾峥 校对 张彦君

相关推荐
我的孩子就要在痛苦中死去,能否让他最后安宁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北京首批托育“科班生”来了;解码“天工”夺冠秘籍
时事
新闻8点见丨起底“下载即玩”手游乱象;谁在买上百元的发霉橘子?
时事
空难幸存者的恶梦,“登机时,就感觉那架飞机很凉”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外交部新任发言人亮相;演员王星疑在泰缅边境失联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关注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从体操队长到跑酷世界冠军
时事
2024,走入世界“不确定”的深处
文化
新闻多一度丨阿萨德下落不明 叙利亚为何战火重燃?
时事
不招“疫情班”应届生,一种新的就业歧视出现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丨进哀牢山的博主被质疑摆拍 视频造假乱象如何治?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