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技术攻克花生大豆生产两大国际难题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2025-03-31 19:31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3月31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发布了19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李培武院士团队完成的花生大豆诱导固氮提质增产ARC生物耦合技术,同时攻克了花生大豆源头阻控黄曲霉毒素提升质量和固氮减肥增产两大国际难题,作为唯一的农业类科技成果受到广泛关注。

 

大豆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约占食用油市场56%,提升大豆油料产能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饲料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大豆花生提质增产减肥减损、保障食品安全面临两大共性国际难题。一是花生大豆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强的真菌毒素,不仅降低质量、损失产量,还严重威胁生命健康,污染控制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二是花生大豆同属于豆科作物,具有结瘤固氮习性,但大田生产上存在结瘤少、固氮效率低的问题,结瘤固氮减肥增产是百年未解的世界性前沿热点难题。

 

针对上述两大共性国际难题,李培武团队历经20多年持续研究,创建的花生大豆提质固氮绿色增产ARC生物耦合技术,根瘤数与固氮酶活分别增加3.7倍、4.8倍以上,产量增幅分别超过19%和15%,同时黄曲霉产毒菌阻控效果63%以上,在22省份开展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和10万亩片规模化示范,减施氮肥20%-40%,仍增产10%以上。

 

据介绍,该研究在科学理论上,从多维度突破了豆科作物固氮的传统认知,在生产实践中,打破了一百多年来只能跟跑施用根瘤菌剂的技术限制,开辟了大豆花生诱导固氮提质增产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新途径。

 

农业农村部组织的专家论证认为,该技术为花生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重大原创性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具有固氮、固碳,增产、增效、增安全,减毒、减损、减肥、减本、减碳的特点,对推动我国大豆油料产能提升,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饲料安全,提高耕地质量,减控面源污染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符合新时代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向和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需求,应用前景广阔。该技术2023年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2024年被遴选为全国十项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之一。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怀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工商大学:以食品学科为龙头,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教育
“十五五”AI竞速:中国路线的下一个拐点 | 新京报评论
观点
未来领跑者|走进万泰生物:解码疫苗创新的中国答案
财经
HICOOL助力北京打造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之都
新京号
沃土千里 万马奔腾 ——山东潍坊民营经济发展掠影
新京号
世界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亮相
新京号
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在济南举行
新京号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引领未来,中国做对了什么
第一看点
重磅!任仲平来了
新京号
连续五年销量第一,蓝河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的创新密码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