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李鑫宇:发展AI4S有两个挑战需要重视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磊
2025-03-30 19:35
一是高质量科学研究数据的稀缺,二是人才的稀缺。

作为科研新范式,AI4S(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李鑫宇在受访时表示,发展AI4S有两个挑战需要重视,一是高质量科学研究数据的稀缺,二是人才的稀缺。

 

AI4S提升科学研究效率

 

李鑫宇说,人工智能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双双颁给AI相关领域,让AI4S受到广泛关注。AI4S至少有两大非常重要的贡献,一是大幅度提升了科学研究的效率,二是大幅度提升了科研人员探索未知空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整个科学研究只经历几次范式革命,比如从实验中总结经验的范式,以牛顿为代表的理论范式、计算机发展带来的计算范式和数据驱动的范式。”他说,如今,AI4S是范式的变革,是推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工具。

 

他认为,发展AI4S存在的两大困难需要重视。一是科学研究的数据,相对于大家熟悉的互联网语料数据,高质量的科研数据昂贵又稀缺,每一个数据都要花不菲的价钱进行计算模拟或者实验产出。

 

二是人才。AI4S将学科界限、理论实验界限和学术、产业之间的界限打破了。“以前在分工体系下去培养人才,所以眼下缺乏既懂专业又懂AI的跨领域人才,需要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将推动重点实验室与北京重点产业、重大需求结合

 

去年底,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聚焦前沿算法、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等方向设立了23家人工智能领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是科学智能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

 

本届论坛年会期间,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了“北京前沿算法协同创新矩阵”“北京具身智能协同创新矩阵”和“北京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协同创新矩阵”,三大矩阵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为关键节点,贯通国家级科研机构、顶尖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与行业领军企业的创新链路,共建技术平台、共织生态网络、共享创新势能。

 

“创新矩阵把产学研用各方面的力量集合起来,不光是上下游的链式关系,而是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大家互相促进和协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李鑫宇说,科学智能实验室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提升北京市基础研究实力,将推进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重点实验室与北京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需求、重点区域结合,建立完善转移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转化。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6G进入标准化元年 通信专家建议重点挖掘垂直行业需求
科技
人工智能主题日启动 将发布约50项重大成果
科技
AI时代,如何面对技术革命带来的法律困境?
文化
“AI挑战下的人文学术”跨学科对谈在北大举行
新京号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召开
新京号
从实验室到中关村论坛,揭秘机器人钢铁关节打太极的科技“密码”
科技
2025中国科幻大会——科幻游戏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新京号
AI如何赋能长寿时代?这场论坛给出了新答案
财经
与PM2.5“交手”十余年,胡京南:我们实现了发展与环保双赢
时事
当大学老师遭遇学生AI论文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