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专家解读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磊
2025-03-27 18:53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3月27日,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当天下午,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专家解读会举行。

 

专家解读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的“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时表示,月球正面和背面火山岩的分布差异极大,是月球二分性的重要体现。月球二分性是指月球正面和背面在形貌、成分、月壳厚度、岩浆活动多少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

 

嫦娥六号(CE-6)任务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为人类研究月球背面火山活动提供了独有的素材。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等报道了首批月球背面样品的研究成果。

 

研究表明嫦娥六号月壤样品与位于月球正面的阿波罗任务和嫦娥五号任务返回样品存在巨大差异,CE-6月壤密度明显偏低,粒度呈双峰式分布,铝和钙含量高,包含玄武岩、角砾岩、粘结岩、玻璃和浅色岩屑等,月壤的成分与当地玄武岩成分存在较大差异,显示月壤来源的复杂性。当地玄武岩属低钛低铝类型,Sr-Nd-Pb同位素显示其来自极度亏损的月幔源区,形成于约28亿年前的火山喷发。

 

此外,发现一期42亿年前的玄武质火山活动产物,指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长期的火山活动历史。28亿年玄武岩的同位素年龄弥补了撞击坑统计定年曲线在20亿~32亿年间的数据空白。CE-6样品揭示了月球背面样品的独特性,填补了月球背面样品研究的历史空白,为研究月球背面火山活动、撞击历史和月球背面与正面地质差异提供了直接证据,开启了月球研究的新阶段。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聚焦 | 2025中关村论坛

相关推荐
“月背样品”等入选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第一看点
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时事
新闻8点见丨“零添加”食品乱象调查;食品安全新国标有哪些亮点?
时事
新闻8点见丨中方起诉美方加征关税措施;丹宁高速桥梁垮塌调查报告公布
时事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嫦娥六号月壤样品揭示首个月球背面古磁场信息
时事
嫦娥六号月壤样本首批研究成果发布,揭示月背火山活动历史
时事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新进展:月球背面存在年轻的岩浆活动
第一看点
从东方红一号到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中国人如何实现宇宙梦想?
时事
嫦娥六号总设计师揭秘月球背面采样细节
第一看点
热门评论
186****6630
7天前
嫦娥奔月带回宝物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