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瞄准“关键痛点”,推动“北京服务”升级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编辑 徐秋颖
2025-03-26 00:00
这一件件实事,一个个场景,正是擦亮“北京服务”的重要基础,也凸显“北京服务”温度。

▲2024年12月18日,在北京海淀上地华联商厦,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扫描经营主体营业执照二维码。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已惠及10.5万家企业,对企业非现场监管占比提高到50%以上……3月25日,新京报记者从“践行首善标准 擦亮北京服务”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国际一流“北京服务”工作要点(2025年)》于日前发布,提出46个方面200余项改革任务,全面提升“北京服务”,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是北京市连续八年迭代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此次改革涵盖46个方面,推出200余项改革任务,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措施之实,令人瞩目。这背后,是北京对企业发展需求的深刻洞察,对民众办事痛点的精准把脉。


这也意味着北京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更接地气——以企业与民众的“关键痛点”为切入点,将其作为“改革支点”,通过精准施策,以点带面推动营商环境的全面升级,为首都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企业和民众。


“北京服务”始终坚持首善标准,目标是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23年12月,《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印发,“北京服务”建设进入关键阶段,也标志着北京市营商环境进入全面整体优化升级的新阶段。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数字政府是主要抓手。政务服务是城市治理的窗口,也是优良营商环境的基本保障。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也是2025年北京市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领域。


今年,北京将升级完善“e窗通”“京策”“京通”等系统平台,推进“人工智能+政务服务”,设计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新增科技成果转化、新能源货车昼运通行证办理等至少10个场景。


这既是北京着力打造又好又快“办成事”政务环境的具体措施,也是增强政策服务实效,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具体行动。这一件件实事,一个个场景,其实正是擦亮“北京服务”的重要基础,也凸显“北京服务”温度。


在企业监管方面,通过加大非现场监管提高检查量占比至50%以上,将更多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纳入“无事不扰”监管范围,推行“扫码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依法拓展“轻微免罚”“首违不罚”事项范围。


让“无感监管”走进各行各业,扩大“无事不扰”清单范围。北京的这些做法,有利于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也是优化营商环境、擦亮“北京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北京市通过精准施策,推出了1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均减时间60%、减材料55.9%、减跑动89.2%。同时,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建立“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已惠及10.5万家企业。春华秋实,劳有所获。“北京服务”带来的成果是实打实的。


数据最有说服力。日前,最新发布的《北京市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19-2024)》显示,北京市近5年年均新增企业约27.6万户,连续实施营商环境务实举措超过1500项。


此外,北京为入境人士提供银行卡开户、通信卡办理、消费扫码支付等一站式服务,外籍人士只需一部手机即可畅游北京、打卡中国。打造专属团队为外资企业提供项目对接等一条龙服务,吸引更多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北京。这些务实举措,都将不断提升北京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外商投资营商环境。


总之,打造国际一流“北京服务”,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取向,四者缺一不可。而擦亮“北京服务”品牌没有休止符,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杨许丽


相关推荐
“五一”消费升温,内需潜力加速释放 | 新京报社论
观点
北京发布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行动计划,将实施三项重点行动
北京
长子营镇:借综保区建设东风 谱两区协同发展“强音”
新京号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李志起:回应痛点比堆砌政策更有效
北京
聚焦二维码应用,丰台区举办培训会为企业现场支招
北京
北京市发改委:京西地区三年来发生巨变,年内将抓实五方面工作
财经
打破“数据孤岛”、加快AI制药,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将加快
科技
华夏银行成功举办服务首都国企高质量发展大会
商讯
北京首批大模型生态服务站正式落地海淀和门头沟
科技
“体重管理年”激活健康快餐赛道,赛百味“237能量碗”上市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