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健民集团去年营利双降,为近6年业绩首次下滑
新京报 记者 张兆慧 编辑 王鹿
2025-03-25 11:02

健民集团近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该公司报告期内营收、净利润双降,也是其近6年来年度业绩的首次下滑。其中,医药工业收入下降近20%,核心产品销量减少、中药材价格波动成为影响业绩的重要因素。


近6年来年度业绩首次下滑


健民集团于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以发展中医药为核心,以儿科产品为特色,拥有“健民”“龙牡”“叶开泰”三大品牌,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板块。


年报显示,健民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05亿元,同比减少16.81%;归母净利润3.62亿元,同比下降30.54%。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也是健民集团近6年来年度业绩首次出现下滑。2018年,健民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1.61亿元,同比减少20.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21.77万元,同比减少10.53%。其主打产品——龙牡壮骨颗粒的销售量逐渐下降是当年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9年至2023年,健民集团业绩一路增长,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49.03万元、1.48亿元、3.25亿元、4.06亿元、5.21亿元。业绩的突飞猛进得益于其主营业务结构的优化和毛利率的提高。


2018年,健民集团对旗下的商业部分进行了调整,战略逐步聚焦到医药工业主导产品的销售上,主营结构开始发生大的改善,2019年医药工业的营收占比进一步提高到总营收的50%左右。自2020年开始,其主导产品龙牡壮骨颗粒的销售开始明显放量,当年,健民集团儿科收入超过6亿元,其中主力品种为独家保护品种龙牡壮骨颗粒。


资料显示,龙牡壮骨颗粒是健民集团非处方药(OTC)产品线的核心产品,属于儿科补益类产品,医保乙类药品,具有强筋壮骨,和胃健脾之功效,用于治疗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症状。在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发布的“中国非处方药产品(中成药)综合排名”中,2021年至2023年,健民龙牡壮骨颗粒连续位居儿科消化类第一。


在龙牡壮骨颗粒以及处方药(Rx)产品线中的健脾生血片、小金胶囊、小儿宝泰康颗粒、便通胶囊、雌二醇凝胶等产品的带动下,2021年至2023年,健民集团医药工业板块营收连续实现增长,分别为1.68亿元、1.88亿元、2.16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50.9%、51.65%、51.3%。


此外, 投资收益的增加 也对这期间的业绩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健民集团持有体外培育牛黄供应商武汉健民大鹏33.54%的股份,该供应商的业绩增长带来了可观的投资收益。2021年上半年,健民大鹏实现净利润1.8亿元。体外培育牛黄作为天然牛黄的重要替代品,在市场需求增加和价格上升的背景下,健民大鹏的业绩提升,增加了健民集团的投资收益 。


医药工业收入下降、中药材价格上涨


2024年,健民集团的营收、净利润双降,其中医药工业收入下降19.28%,医药商业收入下降13.58%。健民集团称,2024年受医药行业政策环境的影响,公司结合内外部影响因素,持续深入地开展了营销体系改革,调整组织架构、优化考核模式、加强数字化建设等工作,同时加强了渠道库存管理,工业销售发出整体较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分产品来看,财报显示,健民集团2024年儿科产品产销量同比分别减少41.67%、32.44%;妇科产品产销量同比分别减少14.08%、13.69%;特色中药产品产销量同比分别减少13.51%、16.88%。其中,儿科线产品销售收入下降主要系公司产品龙牡壮骨颗粒为减少渠道库存导致销售发出下降。


健民集团披露,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0.54%,除医药工业收入下降影响因素外,公司在品牌建设、新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2024年中药材价格上涨也带来一定的生产成本增长。


其实,健民集团在2023年年报中就曾指出,医药工业板块正面临着下行压力,部分中成药产品营收上升但利润却出现下滑,主要系其相关中药材涨价。2023年,有部分常用药材受市场因素影响导致短期需求猛增价格上涨超过一倍,如猫爪草、白术、鸦肥子、辽细辛、白芍、刺五加、冬瓜子、百合、胖大海等。


不过,在2024年年报中,健民集团披露,在成本端,2024年中药材市场行情前后反差较大,上半年多数品种价格持续上涨,打破了周期性规律和历史最高价;下半年市场价格整体回落。药通网发布的2024年中药材价格监测数据年度报告中,对亳州中药材价格监测显示,2024年中药材价格指数平均数值为1631.01点,与去年的1645.8点相比,下跌14.79,跌幅0.9%。其中,涨幅最大的为根及根茎类,年上涨7.01%;跌幅最大的为果实种子类,年跌幅12.55%。健民集团认为,中药材行情整体回落有利于公司成本下降和盈利状况的改善。


未来,健民集团该如何提高核心产品的产销量?在中药材行情整体回落的情况下,健民集团业绩能否重回增长?公司有何布局和举措?3月24日,新京报记者向健民集团发送了相关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3月24日,健民集团收于44.87元/股,上涨6.23%。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杨利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兆慧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智飞生物“失速”:代理产品竞争提速,自主产品贡献有限
消费
时隔两年半再度筹划收购朗研生命 阳光诺和股票今起停牌
消费
疫苗销售收入减少,康华生物一季度净利润下滑超八成
消费
速冻“老三样”增长乏力,三全食品营收净利连续两年下滑
财经
报喜鸟净利下降29%,斥资近4亿收购户外名牌或将面临资金压力
财经
上市8年来营收首降,绝味食品怎么了?
消费
鹏辉能源首亏警报:资产减值等拖累业绩 83亿扩产考验资金实力
财经
一周碳要闻:“三桶油”ESG报告有哪些信号(碳报第144期)
财经
手握玉泽、六神两面大旗,上海家化2025年有望重新起跳
商讯
某七天酒店消防设施造假?业内:集团应负管理责任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