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自然之友在紫竹院开启湿地科普之旅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3月22日-28日为“中国水周”,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在紫竹院公园举办“公众保护湿地,共筑绿色未来”主题公益科普活动。市民在小志愿者的带领下参与游戏,了解湿地相关知识。
自然之友湿地守护小组的志愿者为市民讲解河道里程桩。该活动通过南长河导赏、湿地知识讲座及湿地影展等多种形式,带领公众发现身边湿地之美,提升珍爱湿地、保护生态意识,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氛围,倡导全社会共同守护湿地环境和资源。
志愿者制作了手绘讲义,方便市民更好理解湿地相关内容。
志愿者带领40余名市民深入认识南长河的湿地生态环境。紫竹院公园内水域面积广阔,南长河与双紫支渠穿园而过,形成适宜的小湿地气候,为多种植物和鸟类提供了栖息地。
小朋友们参与碳中和与碳足迹计算。
市民在志愿者指引下观察玉兰、美人梅、迎春、连翘、山茱萸等正值花期的植物。
志愿者向市民讲解湿地影展。湿地影展作品从志愿者投稿中遴选而出,借物种及生境之美,向公众传递“有河之处就是家园,有水之处就有生命”理念。
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郭耕以“湿地,诗意之地”为主题进行科普分享。
市民在紫御湾船闸游览。湿地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有着“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和“储碳库”的美誉,在世界水日背景下,其对于维系生命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愈发凸显。
记者 王子诚 摄影报道
编辑 张鶯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