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大师生同庆国际数学日
北京大学
2025-03-21 09:48
进入北京大学阅读更多内容

2025年3月14日,在第六个“国际数学日”之际,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延续学院传统,在智华楼西侧广场成功举办第十五届“π Day”活动。

 

 

本次活动以“parallel”为主题,设想来自不同平行宇宙中的数院吉祥物——“识数鸡”见面、交流的情景,以此创作了引人入胜的背景故事,活动设置了“寻找最小圆”“合成314”“面面俱圆”“异形华容道”等一系列趣味性与挑战性兼具的数学游戏,吸引全校数百名师生参与。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陈大岳、副院长孙赵君、党委副书记董子静等院领导到现场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薄云轻笼燕园,智华楼西侧广场已洋溢着蓬勃朝气。活动场上,志愿者身穿数院吉祥物“识数鸡”的玩偶服与参与活动的师生们互动,为活动场地带来欢声笑语。

 

 

 

活动现场

 

在“π Day”的各类数学小游戏中,同学们排队参与、赢取积分、寻找最优解,共同感受数学魅力。活动现场设置了“蒲丰投针”模拟实验和“π中找生日”的互动体验程序。参与的师生收获了纪念书签和明信片,在定制的书签上记录下“生日序列在π小数部分中出现的位数”;“蒲丰投针”模拟实验中,经过上千位游玩者的累积投针,电脑上对π的估计也越来越精确。

 

 

 

活动现场

 

加入了“π形限制”的数独题目新颖且独特,除纸面上题目外,现场还增设了摆放在地面上的大型数独,吸引同学们驻足并参与游戏。

 

 

活动现场

 

精心设计的“面面俱圆”“异形华容道”等游戏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学院团委宣传部成员张嘉珂绘制了活动背景图,游戏规则激励着同学们深入思考,考察着大家决策的能力与计算的功底。

 

随着活动走向尾声,欢乐的经历最终化作珍贵回忆,师生们携着心仪奖品与所思所得满载而归。

 

 

 

活动现场合影

 

今年,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参与到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届数学文化节的筹备工作中。在北大附中数学文化节的“数学游园会”项目中,学院提供了“面面俱圆”“蒲丰投针”“剪π小能手”等多个数学小游戏。

 

 点击视频,走进现场↑ 

 

同时,学院在北大附中开设展区,介绍了历史沿革、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等基本情况,带领同学们走近北京大学数学学科,了解数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届数学文化节活动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学生“英才计划”数学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田刚以“数林漫步”为主题,为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

 

田刚从数学的起源讲起,介绍了数学发展历程中的传奇故事,展现了数学学科的独特魅力及其对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并与同学们探讨了数学研究对探索和开拓人类思维边界的意义与过程中的乐趣。

 

 

 

田刚主讲“数林漫步”讲座

 

孙赵君为同学们带来了“走近北大数学”专题讲座,系统介绍了北大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情况,并表示,北大数院以其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强大的师资队伍、优越的国际交流环境和辉煌的历史吸引着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其中不乏北大附中优秀学子,数院培养的毕业生在国内外数学及其它领域成绩斐然,北大数学英才班的同学们还曾多次来到附中,与学弟学妹们交流学习心得。

 

 

 

孙赵君主讲“走近北大数学”讲座

 

除专家讲座外,数学文化节邀请了来自数学科学学院的8位同学,开展面对面交流,为高中的弟弟妹妹们分享心得、答疑解惑。北大附中数学文化节的举行,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校园科学文化氛围,提升了同学们对数学学科与数学文化的热情。

 

 

面对面交流

 

学院2024级博士生刘俊杰走进北京小学,和同学们一同庆祝一年一度的北京小学数学节,并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从密铺问题出发”的讲座。他以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密铺例子为引,介绍了峰房、地砖和七巧板等中的密铺例子,并穿插设计了系列互动问题及游戏。同时,他进一步介绍了正多边形的密铺、非周期密铺以及密铺的实际应用等更深奥的问题,在激发同学们思考的同时,也为同学们埋下了一颗热爱数学、探索未知的种子。

 

 

 

刘俊杰主讲“从密铺问题出发” 科普讲座

 

同日上午,陈大岳应邀出席《数学之美》特种邮票首发仪式暨《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第七辑)系列产品发布活动,并作为参会嘉宾为《数学之美》邮票揭幕,邮票一套4枚,图案分别为圆周率、勾股定理、欧拉公式、莫比乌斯带。

 

 

现场嘉宾共同为《数学之美》特种邮票揭幕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第十二届北航数学文化节开幕式暨“浅议代数化”院士大讲堂现场,张继平院士主讲“浅议代数化”讲座,从中国古代数学与计算机算法的重要关系谈起,借物理学的4次革命之中所用数学方法的演进,以及其中的范畴化、凝聚态数学等高阶理论知识,表明分析、几何与代数是不同时期最重要的数学工具,而代数化作为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是今天数学、物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张继平就数学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以及机器智慧与人类智慧的博弈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同学们可以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潮流,使人工智能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张继平主讲“浅议代数化”讲座

 

信息来源 | 数学科学学院

 

编辑 | 晏如

 

责编 | 山石

 

排版 | 尹婷彬

来源:北京大学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乘‘新’而上——北大科学yeah!”科学演讲活动举行
新京号
教学成果奖丨杨芙清院士团队: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型软件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新京号
全民都可以用的北大AI来了!
新京号
“北大问学”四个智能体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人工智能试验场”
新京号
直播预约!北大科学演讲来了
新京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走进北大附中,和中学生一起探索数学之美
教育
AI赋能校医院导诊系统,北大智慧医疗再添新应用
新京号
泰国公主再访北大!
新京号
燕园文化讲坛 | 北京农学院朱强博士讲授“寻踪畅春园”
新京号
欢迎北大中外学生来这里做客!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