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60周岁以上人口达3.1亿,民政部部长发文谈养老、低保等问题
新京报 记者 吴为 编辑 刘梦婕
2025-03-20 19:51

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近日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聚焦民生领域的几方面问题,谈了民政部门的重点工作。他在文章中披露,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0%。

 

在文章中,陆治原谈到养老服务提升、银发经济发展、低保人员保障等方面的举措。同时还指出,要发展婚姻服务业,建设“甜蜜”经济。

 

推动社会救助对象向所有低收入人口乃至遇困居民拓展

 

保障重点群体的基本生活,尤其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是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就有涉及困难群众的相关支持行动。

 

方案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向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或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向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等。

 

陆治原在文章中也谈到了困难群众保障和促消费相关工作。截至2024年底,我国有3986.7万城乡低保人员、479.7万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一定数量的孤弃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难和重度残疾人。

 

“各类困难群体也是边际消费倾向高的群体,加强救助保障,有利于稳预期、促消费。”陆治原在文章中提到,要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推动社会救助对象向所有低收入人口乃至遇困居民拓展,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构建“物质+服务”救助格局,科学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完善就业救助、产业帮扶等发展型政策举措,增强社会救助“造血”功能。

 

他还提出,优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推进救助管理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为流浪乞讨、务工不着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排忧解难。

 

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活动的监管,规范互联网慈善行为

 

在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方面,陆治原在文章中介绍,新时代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慈善法规制度不断完善,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超过1.5万家,年度慈善活动支出超过1500亿元。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进行了修改。此次修法,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健全应急慈善制度、完善促进措施、规范慈善活动、加强监督管理等作出规定,为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对于未来发展慈善事业的具体工作,陆治原提到,要积极宣传贯彻新修改的慈善法,完善配套法规政策,加强慈善激励褒扬,推进基层慈善创新,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壮大慈善规模。

 

他还指出,要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监管,实施“阳光慈善”工程,规范互联网慈善行为,加大监管执法和问责力度,增强监管穿透力和有效性,坚决防范和清除各种牟利行为对慈善事业的侵蚀,维护慈善公信力。

 

对于彩票,陆治原在文章中说,福利彩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事业,要完善福利彩票发行销售制度,强化风险防范,筹集更多公益金,更好实现“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

 

发展婚姻服务业,建设“甜蜜”经济

 

文章提出,要统筹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壮大银发经济。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0%。

 

结合近期“提振消费”这一重点工作,陆治原谈到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他表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个人财富积累等,老年人社会支付能力显著增强。尤其随着60至69岁低龄老年人口增加、健康老龄化意识觉醒,老年人消费意愿正在加快释放。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更好助力经济发展大局。

 

对于养老服务,陆治原提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养老服务网络,贯通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更好满足老年人助餐、助洁、助医等急难愁盼需求。

 

除了银发经济,陆治原还提到要发展婚姻服务业,建设“甜蜜”经济。他在文章中说,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婚姻服务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有的创新“婚登服务+”模式,将婚姻服务与文旅、商圈等结合,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减轻群众婚嫁负担;有的打造集结婚颁证仪式、婚庆产业、婚纱产业、婚宴产业、婚旅产业、婚俗文创等于一体的婚姻文化主题园,研发特色婚姻文创用品;有的将婚姻登记处迁入景区、特色小镇,提供仪式化颁证服务,倡导简约婚俗与新型消费模式;有的将婚俗改革与乡村振兴结合,带动婚旅产业和农产品销售。这些不断涌现的新模式,彰显了婚姻公共服务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

 

他认为,当前重点是加快推进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加强婚姻服务、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引导与规范,制定现代婚俗礼仪指引,广泛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助力“甜蜜”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从工地逐步“退场”的超龄农民工
时事
2022-4-22
上海试点土地流转新模式:农民拿经营权入股村集体
时事
2018-10-31
揭秘险企630家非保险子公司图谱 除医疗房产还投了啥
财经
2019-5-14
2020年前1亿非户籍人口落户城市
综合
2016-10-11
孤儿社会救助之困
综合
2013-1-5
对话|《老年实用手册》作者:无法预料的生命,可提前的规划
文化
2020-9-8
北京发布14年养老专项规划,千人养老床位数将达到9.5张
北京
2021-9-29
李万钧:一刻钟社区服务圈2020年覆盖全北京
北京
2019-1-19
给老年人看护者“放个假”,北京全面推广“喘息服务”
北京
2019-12-27
上海试点土地流转新模式
时事
2018-10-31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