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地区柏科杨柳科花粉陆续达到浓度高峰期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张璐 王景曦 戴轩 编辑 张磊
2025-03-18 20:23
近年来,北京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减少相关植物花粉对市民造成的影响。

随着气温升高,北京花粉高峰期到来。据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花粉监测预报,3月13日至18日,北京大部分地区杨柳科花粉陆续达到浓度高峰期;3月15日至19日,北京大部分地区柏科花粉陆续达到浓度高峰期。

 

有市民由于对柏树等植物花粉过敏,再度戴上了护目镜和口罩。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提醒,有明确花粉过敏的患者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花粉高峰期持续时间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具体情况请关注每日的花粉浓度预报。

 

关注1

3月中下旬北京有哪些树种花粉引发过敏?

 

花粉是植物正常生命活动产生的雄性配子,是植物有性繁殖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维持物种稳定及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绿化中大多数植物为虫媒花植物,其产生的花粉一般不会飘浮到空气中;而北方常见绿化植物中的风媒花植物,如圆柏、构树等均是北京的乡土植物,具有优异适应性,是绿化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植物材料。

 

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表示,北京春季的主要致敏花粉种类包括榆科、柏科、杨柳科等。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介绍,圆柏是北京主要的绿化树种之一,这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树种,雌株没有花粉,真正产生花粉的是雄株,也是过敏源之一。圆柏雄株在入秋后就已经形成球花,雄球花颜色发黄,形似菠萝,到次年3月中下旬,花粉成熟,遇到春分,就会散落。除了圆柏,此时引发过敏的花粉还有侧柏、油松、白皮松等。

 

朝阳区3月主要种类花粉浓度。图/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

 

关注2

近期北京花粉浓度如何?

 

据北京市气象局数据,3月17日,北京6个监测站大部花粉浓度等级为2-5级,部分区域达到很高级别。预计3月18日14个监测站花粉浓度以3-5级为主,为中等到很高级别(>251粒/千平方毫米)。3月19日,预计14个监测站花粉浓度等级以4-5级为主,处于高到很高级别。

 

 

图/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


据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花粉监测预报,3月15日至19日,北京大部分地区柏科花粉将陆续达到浓度高峰期。其中东城、西城、海淀、石景山和门头沟在3月15日前后进入高峰期,延庆将于3月19日前后达到高峰。

 

柏科花粉高峰期预报地图。图/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

 

3月13日至18日,北京大部分地区杨柳科花粉将陆续达到浓度高峰期,其中东城、西城、朝阳、大兴和门头沟在3月13日前后进入高峰期,延庆在3月18日前后达到高峰。

 

杨柳科花粉高峰期预报地图。图/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

 

关注3

有哪些方法可以抑制树木花粉?

 

在过去,北京市采用过多种方法抑制树木花粉、飘絮等过敏源,如给树木使用抑制剂“打吊瓶”,或者用水冲树冠等,张志翔表示,这些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往往不明显,且是短时间有效,同时成本很高。

 

有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张志翔认为,未来可以通过控制圆柏雄株种植的方法,减少花粉来源,雌株不产生花粉,所以没有这方面的影响。园林绿化部门可对已有的公园绿植、行道树中圆柏雄株进行标记,摸清分布。新建公园在规划设计时要避免圆柏雄株的种植,特别是在小区绿化中,应严格禁止雄株的种植。

 

有声音认为,古柏失去了生产花粉的能力,不会带来过敏问题,是否如此?张志翔介绍,这一观点并不科学,随着年纪的增长,古柏产生的花粉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但不会失去,仍然会产生花粉。

 

关注4

应对植物花粉致敏,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北京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减少相关植物花粉对市民造成的影响。

 

2024年7月公布的《首都花园城市规划建设实施方案》提出,科学推进花粉、飞絮等植源性污染协同治理。2021年4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对花粉过敏源植物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严格控制建成区使用刺柏属(含圆柏属)、蒿属类、豚草、葎草等易致敏植物。

 

2002年,北京市林业局公布了《北京市八种主要林木》。2019年2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结合首都园林绿化工作实际,确定荚蒾属、刺柏属(含圆柏属)、青檀、太平花、木本香薷、海州常山、六道木属、菊属为最新版北京市主要林木,于2019年3月1日正式实施。自《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公布后,因目录中刺柏属(含圆柏属)花粉致敏性问题,引起了部分市民关注。

 

同时,有关政协委员提案中也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此,《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再次被修订。2021年最终确定的《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将刺柏属(含圆柏属)替换为白鹃梅属。

 

2021年7月,在给市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意见中,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表示,2021年4月1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对花粉过敏源植物治理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公园绿地设计方案的审核把关,强化源头管控,严格控制建成区使用刺柏属(含圆柏属)、蒿属类、豚草、葎草等易致敏植物。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树种,尽量避免使用易致敏植物。靠近居住区、医院、学校等人群密集活动区的绿地及各类公园中的游人活动区域不使用或最大限度减少易致敏植物栽植。

 

同时加大排查治理,解决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重点排查居住区、医院、学校等易感人群密集区域的易致敏植物情况,对于花粉飘散情况严重的,要及时采取生物学措施进行干预,通过修剪花枝、人工洒水喷淋增湿等措施,减少花粉在空气中的飘散。

 

另外,做好技术指导和审批服务。对于距离建筑有窗立面过近、为群众生活带来困扰,且无法通过修剪等方式减少花粉飘散的过敏源植物,应更换为适宜树种,园林绿化部门需做好技术指导和审批服务。

 

记者查询发现,针对花粉过敏问题,2024年市园林绿化局在给市民的一份回复中表示,花粉过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免疫问题,花粉只是引发过敏的外界因素之一,气温的骤然变化、大气污染、螨虫、尾气等都会诱发过敏。

 

市园林绿化局将加强花粉过敏源树种的源头控制。今后在优化绿化树种选择时,加大虫媒花树木的选择与应用,常绿树主要选择白皮松、雪松、油松等花粉量少的树种。

 

关注5

换掉圆柏是否可行?

 

在新增树木方面,北京严控相关区域易过敏性树种栽植量,那么已有树种可以移植吗?记者了解到,柏树在北京各区都有广泛种植,北方城市常用的针叶树只有柏树和油松,这是营造冬季常绿景观不可替代的树种。另外,北京古树中也有很多柏树,位于城区内的大多分布在天坛公园、香山公园等皇家园林中。

 

张志翔也认为,“选择圆柏作为主要的绿化树木之一,并不是园林工作者的失误,而是当时的情况所决定的。在那个时候,过敏还不是普遍现象,也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时,圆柏具有很多优点,如树型漂亮、易种植等,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植物,尤其在北方,冬季长夏季短,常绿树种非常少,圆柏则可以在冬季为城市带来绿色。”

 

对于当前换掉圆柏是否可行,张志翔认为不太现实。“完全替换现有柏树的工作量巨大、手续繁复,成本也很高。而且,引发过敏的花粉来源很多,不可能全都换掉。”

 

在上述答复意见中,市园林绿化局表示,已对三环内桧柏(注:桧柏即圆柏)栽植量进行了统计,共有19万株,其中乔木18万株。《北京市绿化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严格限制移植树木。因城市建设、居住安全和设施安全等特殊原因确需移植树木的,应当经园林绿化部门批准。”

 

这些桧柏栽植于1990年-2010年间,按照《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中规定,种植设计应以乔木为主,并以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使植物群落具有良好的景观与生态效益。这些桧柏的栽植,满足了景观需要,提供了生态效益。另外,它们树龄平均在10年以上,地径在15厘米以上,属大规格苗木,移植成活率仅为20%-30%,且移植成本较高,单株移植价格在3000元左右。

 

因而从规范要求、景观需要、生态价值、成本分析等多方面考虑,隔离带内的桧柏应得到保护。但对于生长状况差、达到老化更新、景观效果不佳的,绿化部门将适时进行动态更新调整,更换为其他常绿树。

 

关注6

花粉过敏患者可以提前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中国疾控中心建议,花粉过敏患者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应对。

 

首先是预防性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提前使用鼻喷激素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症状的发生和严重性。在花粉季节高发期前的2-4周开始使用鼻喷激素效果最佳,此法适合长期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对于过敏性哮喘患者,也推荐在花粉季节开始之前进行预防性的吸入激素治疗。

 

其次,避免接触过敏源,关注天气预报部门提供的花粉浓度监测信息,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日子,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回到家后及时脱掉外衣,并且清洗鼻腔。

 

再次,必要时及时就医,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关注7

花粉症有哪些治疗方式?

 

抗组胺药物为最常用的一类药物,能有效控制急性鼻、眼部症状,但不能对因治疗。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减充血剂如孟鲁司特钠、麻黄碱滴鼻剂等,可辅助控制症状和快速有效地缓解鼻塞。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用药效果良好,全身吸收很少,可作为鼻部症状的一线治疗药物,也可选用局部鼻喷抗组胺药物。

 

新型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度普利尤单抗可有效缓解症状,每4周注射一次。

 

脱敏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是针对致敏花粉而采取的病因治疗,主要针对缓解期的患者,可提高机体对相应致敏花粉的耐受能力,疗程3-5年,总有效率可达70%-80%。但以上治疗均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由专科医师做出诊断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链接

我国将花粉浓度划分为五个等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OX/T 324-2016,我国将浓度划分为五个等级。气象专家表示,北京的花粉季可分为两季,3月至5月、8月中旬至9月。前者是木本植物的花粉季,如柏科、杨柳科、榆科、桦木科等;后者是草本植物的花粉季,如菊科蒿属、桑科葎草属、藜科。


我国花粉浓度等级划分。图/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


北京花粉情况总览。图/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张璐 王景曦 戴轩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怀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景曦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戴轩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拟划定杨柳飞絮治理重点区,建立综合防治体系
北京
减少雄球花量、抑制花粉散出,北京开展花粉治理科技攻关
北京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有新药
时事
新闻8点见丨“零添加”食品乱象调查;食品安全新国标有哪些亮点?
时事
今年花粉高发期为何提前?花粉比往年多?每天给树洗几次澡?
北京
北京本周最高气温可达25℃,春暖花开也需防过敏
北京
明日花粉浓度为“很高”级别,专家:别把过敏性鼻炎当“小毛病”
消费
过敏这么严重,把圆柏砍了行不行?
数据
北京这是树冒烟了还是沙尘暴?公园:为圆柏花粉,正开展治理
北京
探访丨过敏门诊爆满,今年花粉过敏为何比往年更重?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