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促消费首提稳股市楼市:资产稳则消费兴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编辑 徐秋颖
2025-03-17 23:36
通过稳股市、稳楼市和金融支持发力,遏制居民财富进一步缩水,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与能力,进而提振消费。

▲资料图:稳股市、稳楼市,能够有效遏制居民财富进一步缩水。图/新华社


“稳住楼市股市”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又第一次出现在促消费的文件中。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首次在促消费文件中强调稳股市、稳楼市,并提出相应举措,努力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预期更稳,信心更强。


以往的促消费政策大多聚焦于发放消费券、减税降费或涨工资等直接刺激手段,此次将稳股市、稳楼市纳入,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显示出政策思路的转变与深化,也是基于对当前消费市场结构性问题的深刻观察。


但是,这种变化也并非突如其来。就在此前的全国两会上,“稳住楼市股市”即已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而在两会期间的国是讨论中,亦有不少代表委员将稳股市楼市与促消费挂钩。


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建议通过设立10万亿股市平准基金和10万亿楼市稳定基金,给予市场明确的积极信号和信心,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能够消费、敢于消费、乐于消费,不再持币待购和观望。


稳股市、稳楼市,本质上是宏观调控中对资产价格重视度的升级。而其之所以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是因为股市和楼市不只是两大交易市场,同时也是我国居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民消费意愿有着深远影响,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


当资产价格下跌时,即使居民收入保持稳定,财富缩水效应也会导致消费意愿下降。反之,稳定的资产价格就能够增强居民消费底气,形成财富效应,推动消费升级。当前消费的低迷,与消费者在股市、楼市低迷的背景下,财富缩水、预期减弱,消费意愿趋于保守不无关联。


根据经济学家辜朝明在研究过世界各国多次经济周期后提出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当经济主体(企业或家庭)在资产价值缩水后,往往更专注于“去杠杆”(还债)而非投资或消费,致使传统的货币政策刺激难以奏效,政府的财政支出和信心恢复则成为经济复苏的关键。事实上,近两年,在国内与消费不振相伴的,也确实是“提前还贷潮”与居民存款的激增。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稳股市、稳楼市遏制居民财富进一步缩水,减轻“去杠杆”的心理压力,进而增强居民消费意愿与能力。资产稳则消费兴,可谓对症下药。


宏观调控重视资产价格,把稳住股市楼市与提振消费相关联,是一种新的政策思维。这也建立了一条贯穿资产、信心与消费的逻辑链条——通过稳定股市和楼市,可以托底居民财富预期,进而稳定消费信心,同时也使得股市楼市更稳。


同时,金融机构也正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扩大消费的专门文件,强化金融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同,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积极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的资金需求。此举则意在通过系统性、协同性的政策安排,激发消费活力。


在此背景下,需要指出的是,稳股市、稳楼市、稳信心的同时,应着重致力于推动经济良性修复,真正激发内需潜力。股市和楼市的稳定,核心在于防止过度波动,而不是一味地“托市”;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则应避免超前消费和过度负债,不忘防范金融风险。


很显然,在提振消费方面,无论稳股市、稳楼市,还是金融支持发力,都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期待各项政策措施都能更快更好落地见效,切实为居民增收减负,有效解决内需不足这一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真正提振消费。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吴兴发

相关推荐
提额延期齐上阵!银行发力消费贷 需增强消费信贷可持续性
财经
中国经济“首季报”出炉,积极宏观政策发力实现良好开局
时事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传递了哪些信号?
时事
重磅!《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布,涉工资、育儿、休假等
新京号
头条 | 重磅!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
新京号
事关收入、休假、生育、医疗、住房……《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来了!
新京号
五部门详解经济路线图:财政加码、货币政策精准、全力以赴稳外贸
财经
事关工资、休假、育儿补贴等,中办、国办重磅发布
新京号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第一看点
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