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3·15晚会|在平台评论区借钱?电子签放款人竟不是活人
央视财经
2025-03-15 21:04

据央视财经消息,3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3·15晚会。


眼下,在一些平台热推的短视频评论区里,仔细翻看就会发现,这些留言中都在反复出现一个高频词——“电子签”。“借5000元、借1万元的,很多人还真借到了。”


用电子签在陌生人之间借钱的方式,真的靠谱吗?2025年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急需资金周转,在网络上找到了愿意放款的人。洪先生在借贷宝平台、王女士在人人信平台,按照放款人要求,分别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条和借条。洪先生称,自己向放款人借款5000元,实际只收到3500元转账,可平台欠条上的借款金额却登记为5000元,短短7天,就要额外还1500元利息,洪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赤裸裸的高利贷和“砍头息”!王女士在人人信平台借了30000元,到账14000元,扣除了16000元,说是利息。用电子签借钱,最终却借出了一个高利贷。


记者发现,在借贷宝平台签了正规的电子签协议,打了电子签的欠条,但实际交易的时候,真正的交易却不在平台上进行。多位在借贷宝、人人信这些电子签平台上签条借款的人告诉记者,即便遭遇了放款人的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由于不清楚其真实身份信息,根本没办法起诉。人人信的一位产品经理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平台上的放款方,很多都是通过做假账号来规避法律风险的,目的就是让受害人找不到起诉对象。人人信经理暗示记者,去世人的信息,也能用来做账号,“人脸识别是一种高科技技术,不需要人在,也不需要人活着,法院肯定带不走。”电子签平台的“实名认证”成了摆设,即使是被人告,平台给出去的放款人资料,也是无法查证的。这样设计的商业模式,放款人通过电子签放高利贷挣钱,平台不断通过电子签欠条收借钱人的手续费,出了问题,谁也不用担责任。


编辑 刘佳妮

来源:央视财经
相关推荐
天津连夜调查处置被曝光的“人人信”等相关企业问题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翻新卫生巾、维修刺客……3·15晚会揭露9大问题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央视3·15曝光9大乱象 最新回应来了
时事
借贷宝、人人信借贷乱象背后:打假“套路贷”,可向平台追责?
财经
我穿的一次性内裤,原来早就被陌生人摸过了
新京号
香精大米、问题头盔、直播间水军……今年3·15晚会曝光了啥?
时事
行业沉浮 历史印迹
综合
可怕的“套路贷”:1万贷款半年变身400万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