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王萍)在3月11日开幕的2025中国餐饮产业节上,《火锅产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火锅市场规模达6175亿元,同比增长5.6%,火锅门店数量同比增长3.9%。预计2025年火锅市场规模将达6500亿元。
在过去一年里,火锅门店数量保持增长。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11月火锅门店数量达到高峰,超过52万家。在数量方面,2024年全国火锅相关企业存量维持在40万家左右的水平,较2023年有所下降,2025年延续小幅下滑的态势。
从线级城市来看,2025年1月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占比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与去年同期的21.3%相比,提高了0.8%。在火锅门店数TOP10的省级行政区中,四川省、广东省和河南省位居前三,云南省和贵州省的占比有所提升。红餐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经理劳华辉表示,这或是由于酸汤火锅和山野火锅等热门细分赛道的崛起,推动了云南和贵州火锅门店数量的增长。
《报告》显示,火锅连锁化率已经从2023年初的23%-24%,逐步提升至2025年超过25%的水平。劳华辉分析,结合2025年门店数下行的情况,意味着2025年退出市场主要是竞争力较弱的非连锁门店。
在火锅的人均消费方面,《报告》显示,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火锅人均消费金额持续下行,从2023年80多元下行至2024年末的70多元。劳华辉认为,一方面显示了火锅企业追求性价比的趋势;另一方面,性价比火锅品牌的快速增长,也拉低了火锅整体的人均消费金额。但火锅门店日均流水并未因人均消费金额的下行而下行,依然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火锅消费人次依然旺盛。在消费者追求性价比趋势的推动下,主打性价比的火锅品牌门店数增长较快,比如许府牛、熊喵来了火锅、围辣小火锅等。
未来,火锅赛道呈现出求新、求鲜、追求性价比以及重视体验四大趋势。劳华辉表示,火锅品牌创新迭代速度将加快,部分品牌每1至2个月就会上新一批新品;火锅品牌会积极从地域食材、非遗食材、小众食材等方面进行发掘,这些食材也更容易成为“爆款”;火锅“+饮品、+甜品、+小吃”,推动了品牌积极拓展品类。同时,消费者对新鲜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推动了品牌对食材直采、加工、冷链运输、供应的重视。在追求性价比的当下,以性价比为核心的小火锅和自助火锅将较受欢迎。此外,年轻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新五感”体验,品牌方也将通过各种方式迎合消费者的体验需求。
编辑 王琳
校对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