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泥河湾:“闪耀东方”展览开启百万年人类印记之旅
3月11日,国家自然博物馆临展一厅,观众观看“泥河湾研究简史”,了解参与考古发掘的中外考古学家。日前,“闪耀东方 —— 泥河湾百万年人类印记” 展览开展,展出200余件石器、古生物化石、遗址场景复原模型等展品,使用多媒体介绍泥河湾考古学、古生物学等科学知识,系统呈现相关科研进展和最新成果,全面展示泥河湾遗址群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该展览由国家自然博物馆及河北省张家口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
泥河湾坐落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是我国最早发现并进行系统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之一,也是东亚地区旧石器遗址分布最密集、时间延续最长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记录了从新近纪晚期至第四纪地球演化和生物特别是人类演化的重要历史。图为观众观看披毛犀化石和草原猛玛象骨架模型。
小长梁遗址出土的各类早更新世动物化石。小长梁遗址是泥河湾盆地首次发现并发掘的埋藏于早更新世泥河湾层的旧石器遗址,它的发现具有划时代意义,被刻在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的第一阶。泥河湾地层内蕴藏的丰富古哺乳动物化石,如:三趾马、披毛犀、剑齿虎、大角鹿、草原猛犸象等,为研究中国北方地区新生代动物群演化提供了宝贵的化石材料。近400处遗址,构建起了中国北方近200万年至1万年间古人类演化的文化序列。
岑家湾遗址出土的110万年前的石核、石片。该遗址发现于1984年。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选择岑家湾遗址作为研究对象,开始尝试对石制品的拼合研究。在1383件石制品中,可拼合的有462件,共有134个拼合组,拼合率高达33.4%,这是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石制品拼合研究的首例。
侯家窑遗址出土的20万-16万年前的石球。石球是侯家窑-许家窑遗址最具特色的工具类型,多达几千件,大小不一。由于遗址内发现的马类牙化石多达4000余枚,至少代表了130匹野马和90头野驴,推测石球可能是狩猎野马的专门工具,许家窑人也因此被称为“猎马人”。
马圈沟发掘剖面模型。
多媒体讲解石器制作与加工技术。本次展览为公益展,展期至5月11日。
记者 浦峰 展圣洁 摄影报道
编辑 张鶯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