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两会声音|周桐宇:优化个人征信修复制度 满足重点群体信贷需求
新京报 记者 潘亦纯 编辑 岳彩周
2025-03-11 09:19
“现行的征信记录年限‘一刀切’政策,使得许多因短期、非恶意违约的消费者长期受限,难以获得优质的信贷服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潘亦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威达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桐宇提交了一份关于优化个人征信修复制度的建议。她认为,目前缺少针对个人征信修复的细则,用户缺乏规范、透明、便捷的途径进行个人征信修复,大量因为临时、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历史逾期的消费者,在不良信息保存记录的5年内,难以重新获得优质信贷供给,不利于更好发挥消费信贷促消费的作用。


周桐宇在建议中提到,近年来,征信投诉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主要集中在历史短期逾期记录上。以重庆为例,疫情前征信相关投诉数量仅为几十件,到2023年已增长至900多件,2024年更是突破1400件,同比增长55%。这些投诉中,94%集中在历史短期逾期记录,且投诉客户中年轻群体占比高达52%,主要为个体经营者、蓝领和普通上班族等需要重点支持的薄弱群体。


周桐宇分析,现行的征信记录年限“一刀切”政策,使得许多因短期、非恶意违约的消费者长期受限,难以获得优质的信贷服务。这也导致信用修复骗局频发,一些不法分子钻监管漏洞,以“征信修复、征信洗白、反催收、铲单”等名义,损害公众财产安全,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为解决年轻、薄弱群体因历史短期违约记录导致借贷难的问题,周桐宇提出了三条具体建议。首先,重新审视不良征信记录年限,针对已按时履约的群体适度放宽。应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群体申请缩短不良征信记录年限。例如,当用户正常履约还款超过半年,可申请取消2年以前的历史逾期记录,从而帮助其重新获得低利率信贷支持,提升生活保障能力。


其次,建议出台征信报送口径放宽的阶段性政策,针对小额、短期的非恶意逾期行为予以豁免。周桐宇提到,疫情期间央行出台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个人经接入机构认定后,相关逾期记录可不上报。建议延续性出台为期1-3年的阶段性政策,允许金融机构基于自身情况决定对用户逾期行为的容差政策,给予用户一定宽限便利。


最后,建议加大信用修复黑灰产的打击力度,并推动完善个人征信修复法规细则。一方面,针对打着“征信修复”幌子的各类黑灰产,应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另一方面,研究出台个人征信修复法规细则,积极鼓励银行、消费公司、互联网平台等开展试点,借助规范化、体系化的行业监管及试点开展,全面挤压黑灰产的生存空间。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潘亦纯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一看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新京号
全文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中共莆田市委重要决定
新京号
八部门: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第一看点
大理:鼓励收购存量房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或人才住房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