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大副校长董志勇:建议进一步向民企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新京报 记者 吴为 编辑 张牵
2025-03-10 15:22

日前,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各代表团正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政府工作报告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一系列工作任务和政策举措。


3月8日,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志勇教授,他向记者解读了有关民营经济的支持政策,并对政府各部门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董志勇说,增强民营经济支持政策的取向一致性,打好组合拳。要着力提升民营经济支持政策的执行透明度和稳定性,强化公信力。将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同科技创新战略相匹配,提升前瞻性。同时,还要将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高水平对外开放相结合,鼓励“走出去”。


董志勇在谈到将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同科技创新战略相匹配时建议,要以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为重点,不断培育和提升民营经济的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打通科技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壁垒。


对于民营企业家群体,董志勇也建议,企业家群体应充分激活和利用内在动力,全身心融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董志勇建议,民营企业家要积极响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强产业创新攻坚。逐步推广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推动民营经济“安心谋发展”到号召民营经济“大显身手”


新京报:从高规格召开民营经济座谈会,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的举措,你对当前我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如何看?


董志勇: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本要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保民生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2月17日,我国时隔7年再次以最高规格形式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关键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释放诸多积极信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更多支持民营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新政策,涉及提振消费、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能源等诸多方面政策。同时,我们还将抓紧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切实帮助民营经济发展。


可以说,从民营企业座谈会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民营经济的一系列支持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安心谋发展”到号召民营经济“大显身手”,充分彰显民营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贯彻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任务和政策举措,我认为,政府各部门应着力加强制度供给和协作赋能,以高水平政策环境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防止因利益冲突或政策理解偏差,导致政策矛盾或走形


新京报:你说到政府各部门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你对此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董志勇:我主要有这几个建议,首先,增强民营经济支持政策的取向一致性,打好组合拳。要着力提升民营经济支持政策的执行透明度和稳定性,强化公信力。将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同科技创新战略相匹配,提升前瞻性。同时,还要将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高水平对外开放相结合,鼓励“走出去”。


比如在顶层设计上,明确各部门在民营经济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责任与分工,建立中央与地方关于民营经济政策的高效沟通机制,防止因利益冲突或政策理解偏差,导致政策矛盾或走形,阻碍民营经济发展。


在政策透明度方面,政策出台后,通过政府官网、第三方监督和服务平台等渠道,详细公布政策目标、申请条件、实施步骤、补救措施等内容,消除民营企业的疑虑。同时,增强政策执行的稳定性。建立更强有力的政府承诺兑现机制,对于给予民营企业的补贴、奖励等,按时足额兑现,杜绝出现拖欠、克扣等现象。


我认为,还应建立政策执行问责机制,对于在政策执行中出现的不作为、乱作为等违约失信行为,按规定限制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限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请、限制各类融资项目推荐等,同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增强民营企业对相关政策的信任和拥护,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新京报:你刚刚说到将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同科技创新战略相匹配,可否也具体谈谈?


董志勇:这方面,我认为,要以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为重点,不断培育和提升民营经济的产业创新能力。前瞻性布局一批重大科技产业创新项目,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全力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快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打通科技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壁垒。建立民营企业技术联盟,推进民企之间的强强联合,重点开拓企业间的技术研发合作,实现同等层次民营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和攻关合作。


通过专项创新基金扶持、财税优惠、信贷支持等手段,鼓励企业开展创新生产要素投入与整合,保障企业创新收益,为加快形成一批世界级企业和领先技术提供全方位支持。


此外,我们还要大力支持包括天使投资、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在内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市场的发展,同时应继续推进资本市场的开放,吸引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为产业创新注入金融“活水”。


另外我还想再说说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高水平对外开放相结合,鼓励“走出去”的问题。当前,我们应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内外各类展会,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投身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境外经贸合作区,通过融入中国重大平台、重大发展战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企业家应“全身心融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征程


新京报:你曾呼吁,当下,企业家群体应充分激活和利用内在动力,全身心融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应该如何激活内在动力,你有何建议?


董志勇:我想,企业家群体充分激活和利用内在动力,全身心融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征程,应该有这么几点。


首先,要积极响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强产业创新攻坚。同时,逐步推广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最后,还要弘扬企业家精神,践行社会责任。


企业家要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各领域创新龙头企业为榜样,持续加强产业创新力度。


具体说来,包括建立企业内部研发中心,制定科研人才吸纳和长期培养计划,围绕行业痛点、国际前沿开展自主研发。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用合作,及时反馈市场需求,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性转化。


此外,还应积极融入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浪潮,配置智能制造设备、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加强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申请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同时积极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手段,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新京报:你刚刚谈到逐步推广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在这方面,你对企业家群体有何建议?


董志勇:建立和推广现代企业制度,既是世界各发达经济体发展历程的一般经验,也是推动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将改革开放后“创一代”的宝贵经验以正式制度形式固定下来的必然选择。


首先,我认为,要建立健全边界清晰的多元产权制度,分离企业法人财产与出资人个人或家族财产,积极吸纳外部耐心资本,探索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计划。


此外,建立健全分工有序的公司治理架构,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与议事规则。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决策流程,通过集体决策机制、决策反馈与调节机制等,避免个人决策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提高决策质量和执行效率。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张牵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专题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推荐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通过国家验收
新京号
新学期开学在即,校领导调研走访学生宿舍、食堂并与学生代表座谈
新京号
北大医学科技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实体虚体管理工作会举行
新京号
多地聚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新京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第一看点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2024年北京大学重要新闻
新京号
要素资源持续集聚 未来之城气象万千
新京号
启动!北大又一大项目!
新京号
王博:实现新时代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的改革重点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