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最高法:低龄未成年人触犯法律,其监护人也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新京报 记者 行海洋 编辑 刘梦婕
2025-03-09 17:42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去年,邯郸未满十四周岁初中生杀害同学埋尸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3月9日下午,在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2025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第二场活动上,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一庭庭长何莉指出,低龄未成年人只要触犯法律,本人及其监护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去年这起初中生杀害同学埋尸案发生后,人民法院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区分共同犯罪中罪责不同,依法对主犯张某某以故意杀人罪顶格判处无期徒刑,对未参与犯罪预谋、未实施具体加害行为的马某某不予刑事处罚,并建议有关部门对马某某专门矫治教育。”何莉表示,本案的处理,体现了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但不纵容,体现了宽严相济、惩教结合。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对于主观恶性深、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特别是屡教不改的,绝不姑息纵容,坚决依法惩治,确保司法公正”。


何莉指出,即使是低龄未成年人,只要触犯法律,本人及其监护人也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当然,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和我国刑事政策,对犯罪的未成年人总体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惩教结合、寓教于惩,还要通过审判工作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协同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我们还要推动落实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帮助失足少年回归社会。”何莉说。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行海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今日闭幕;四部委回应民生
时事
大厂高管之女“开盒”素人,警惕饭圈乱象低幼化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广州一男孩居家实验引发事故?一线化学教师:自行实验存诸多风险
教育
最高检副检察长宫鸣: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要关注案件中的“人”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商家给少女文身被罚,文身的这些危害你可能都不知道
时事
北京市2025年高招工作规定发布 本科普通批可填报30个志愿
第一看点
破解卷款跑路、霸王条款等预付式消费痛点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
第一看点
邯郸低龄未成年人杀人案判刑出于哪些考虑?专家解读
第一看点
新闻多一度丨父亲让6岁女儿蹭跑全马?比赛中出现哪些行为可能被禁赛?
时事
孩子在校园受到人身损害谁担责?一线法官解读民法典最新司法解释
教育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