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燕园风物 | 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北京大学
2025-03-09 14:16
进入北京大学阅读更多内容

 

 

  点击视频,了解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被誉为国民教育的“第二课堂”。在北京大学西校门以北的鸣鹤园中,矗立着一座典雅端丽的两层高庑殿顶建筑,这就是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所现代化博物馆和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它是一个仿燕京大学建筑风格的合院,由主楼、东西侧厅和北厅组成,建筑面积总共4000平方米展厅建筑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

 

 

 

 

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由北京大学与美国友人阿瑟·姆·赛克勒博士和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共同出资兴建的。1986年9月破土奠基,1993年5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

 

 

 

博物馆现收藏有13000余件藏品,其中多为中国考古学各时期的典型标本,如旧石器时代金牛山人化石,新石器时代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商代甲骨,山西曲沃天马-曲村遗址及晋侯墓地出土的铜器、玉器等。这些藏品始于上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之后陆续汇集了北京大学博物馆和燕京大学史前博物馆的部分收藏,以及北京大学从田野考古发掘获得的教学标本,国内各文物、考古机构和博物馆调拨的器物,还有海内外许多文物收藏家的捐赠。除了中国考古学教学标本外,赛克勒博物馆还拥有包括丢勒、伦勃朗、马蒂斯、毕加索等西方艺术大师作品的600余件西方版画,具备国内最为完整的西方版画收藏体系。

 

 

 

自建成开放以来,赛克勒博物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发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举办了以考古、艺术及北大师生科研生活为主题的多项展览,包括以北大师生田野考古发掘重要收获为基础的基本陈列“燕园聚珍”、以唐纳德·斯通教授捐赠为主体的西方版画展和“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国际艺术家展览项目”推介的国际艺术家展览,并举办获得业内外高度好评的学术型特展,如“吉金铸国史——周原出土西周青铜器精粹展”“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展”“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 “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吉金耀河东——山西青铜文明特展”“北京大学考古100年 考古专业70年特展”等。

 

 

 

文物是岁月的吉光片羽,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守护着文明的瑰宝,也承担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重任。赛克勒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云”端博物馆、提供线上VR展览,提供自助语音导览服务,举办各类教育活动,践行 “考古传递理性,艺术激励创新”的理念。

 

 

 

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致力于为北京大学成为世界顶级大学提供文化支撑,在学校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中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北京大学学生的艺术素养、科学精神、国际视野,提供学校展示教学科研成果与风采的窗口与文化交流平台。

 

 

 

 

考古瑰宝

 

 

文明桥梁

 

 

燕园风华

 

 

邀您共赏

 

 

关于《燕园风物》

 

 

 

由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每集介绍一处北京大学燕园校区内的风物。亭台楼阁、湖光塔影之间,北大精神生生不息。

 

 

视频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部

 

责编 | 纪子

 

视频精选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学堂门启,燕园常新——北京大学2025年校园开放日暨本科生招生宣讲会举行
新京号
春风十里,以青春之名,欢迎校友回家!
新京号
北大127周年校庆,欢迎回家!
新京号
20卷!北大教授主编,给“国宝”出“全集”
新京号
第一个“非遗春节”,博物馆里怎么过?
北京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黄晓薇来到北京大学座谈交流
新京号
藏经洞的发现:再现敦煌旧影
新京号
国家文物局接收子弹库帛书在美国流转物证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