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15分钟就业圈”帮助女性灵活就业,女企业家组建巾帼零工队伍
新京报 记者 陈璐 编辑 张树婧
2025-03-08 16:53
苑继荣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零工不是边缘职业,而是无数人改变命运的起点。

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苑继荣又帮助妇女们解决了一件“大事”。她刚刚结束了一场零工市场招聘会,百余位零工对接工作。苑继荣是德润鑫丰(北京)劳务派遣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2025年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的获得者。

 

20年间,苑继荣帮助数千名女性实现灵活就业,组建了多支巾帼零工队伍。从黑龙江农村走出来的她,在京郊搭建起一座连接企业与劳动力的桥梁,因为苑继荣知道,对于京郊的妇女而言,这些零散的工作机会不仅是生计来源,更是她们走向独立的阶梯。

 

在京郊,越来越多零工通过苑继荣打造的平台,用双手挣得尊严与希望。

 

从英语教师到北漂创业者

 

北京市房山区的零工市场内人头攒动。几名中年妇女仔细浏览着当天的用工信息——“天街商场促销员,日结200元”“社区保洁,3小时150元”……这些看似零散的工作机会,背后是一套成熟的灵活就业体系。苑继荣,就是这一套体系的搭建者,她花了二十余年,翻开了一页女性奋斗篇章。

 

苑继荣。受访者供图

 

2002年,苑继荣辞去家乡中学英语教师的稳定工作,来到北京,成为了一名北漂。初到陌生城市,苑继荣经历了所有北漂都经历过的艰辛——住地下室、四处投简历,屡屡碰壁。“初期的创业是很艰难的,只能咬牙坚持下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苑继荣找到了创业的可能。她发现,许多农民工和家庭主妇与自己一样,面临着找工作难的困境。

 

苑继荣回忆道:“那时我在家政公司看到,很多女同志既要照顾老人孩子,又想赚点零花钱,但零工市场混乱,权益毫无保障。”2003年,她创办了“心连心信息咨询中心”,为求职者牵线搭桥,介绍家政、保洁等零工岗位。创业初期,她骑着自行车几乎跑遍了房山区,“那时候,我挨家挨户发传单、考察用工单位,甚至为工人讨薪。最难的时候,连工资都发不出,但我从没想过放弃,我相信未来一定有收获。”

 

此后的十余年,苑继荣又先后成立物业公司、劳务派遣公司,逐步构建起一套灵活就业服务网络。“既然没人帮,我就自己搭建平台。”抱着这样的信念,苑继荣一直坚持着。如今她的企业集团已涵盖物业、劳务派遣、传媒等多个板块,累计为京郊农村劳动力提供稳定岗位超7000个,其中,女性占比超过了60%。

 

组建零工市场里的“她力量”

 

“零工不是‘临时工’,而是对传统就业的补充。”苑继荣说。在京郊,许多女性因照顾家庭无法全职工作,而企业又面临“用工荒”。为解决这一矛盾,“15分钟内就业圈”形成了,这一模式整合了社区周边保洁、家政、护理等岗位需求,让女性在家门口就能接活儿。

 

这是一套由苑继荣团队创新构建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线下建设多个标准化零工驿站,线上开发智能求职小程序,配套建立职业培训体系。这种及时响应模式让房山区各社区的保洁需求能在15分钟内就得到响应。玉竹园社区需要一名下午3点的保洁员,伟业家园业主急寻临时育儿嫂……周边社区的用工需求,会通过“15分钟就业圈”模式精准匹配。苑继荣解释:“比如玉竹园社区的活,就会优先派给本社区登记的女性零工;若无人接单,系统会自动匹配15分钟路程内的求职者。”  

 

这一模式的背后,是苑继荣对女性就业痛点的深刻洞察。“农村妇女往往被困在‘家庭责任’与‘经济需求’之间。她们需要灵活的工作时间,又渴望稳定的收入来源用作生活补充。现在这个模式就能很好地满足她们的需要。”

 

同为女性,苑继荣更能共情零工的不易。她说:“在家庭劳动中她们的价值往往被忽视,但是外出就业,不仅能够增加她们的收入,还能够让这些妇女看到自己的价值,受到认可。”面向庞大的京郊女性就业群体,苑继荣组建了多支“巾帼零工队伍”,涵盖保洁、家政、护理等工种。

 

今年已过40岁的刘丽丽,就是在苑继荣这一模式的带领下成长起来的。2019年,她以零工身份加入德润鑫丰,每天在房山区的社区做保洁。因表现突出,她被培养为项目主管,如今管理着一个小团队。“以前打零工总担心拿不到钱,现在公司签合同、上保险,每天干活心里踏实。”刘丽丽说。像她这样从零工成长为管理人员的女性,在德润鑫丰已有近百人。刘丽丽的变化,苑继荣看在眼里,她回忆:“刚来应聘的时候,丽丽黑黑瘦瘦的,也比较害羞内向,现在成长为一名管理者了,人也开朗了很多,我为她的变化感到高兴。”

 

从“街头蹲活”到“体面就业”

 

为提升服务质量,留住雇主,苑继荣为零工们提供了岗前培训。她介绍,所有通过平台接单的零工均需接受三天岗前培训,以保洁零工为例,从擦玻璃的制剂配比到与雇主的沟通礼仪,每个细节都被制定了标准。苑继荣说:“擦玻璃不是用抹布随便蹭两下,用什么材质的擦布,用多少配比的洗涤液,都是有严格规范的,只有做到标准化的服务,才能让市场向好发展。”仅2024年,零工市场便举办技能培训30余场,帮助近300多名女性从“散工”成长为技术骨干。  

 

苑继荣表示,她的目标,就是让每个农村女性都能在家门口体面赚钱。2023年,她推动公司与房山区四大建材城签订战略协议,定向培训保洁、保姆、护理等技术工种,帮助500多名农村妇女转型为“技术型零工”。46岁的保洁员王桂芳参加培训后,日薪从150元涨至300元。

 

“过去的零工是蹲在马路边等活儿,现在穿着工服、带着工具包上门服务,精气神儿完全不一样。”苑继荣对零工群体的变化感触颇深。为保障员工权益,她投资200多万元改造宿舍和食堂,安装300多个电动车充电桩,解决了4000多名员工的住宿、通勤和吃饭难题。

 

走进职工宿舍,眼前是整齐的床铺、公共厨房和充电桩。这些关怀员工的服务细节,来源于苑继荣早年的亲身经历。她回忆:“从郊区到城区工作的零工很多,但由于路程长,工资全花在来回的路费和餐费上了,零工也无法干得长久。比如一些做环卫工作的零工,她们早晨四五点就要到岗,从郊区到城区路程太长,耗费时间太多。我曾看到员工啃冷馒头配咸菜应付一餐,心里特别难受。”

 

员工宿舍。受访者供图

 

成为保洁主管的刘丽丽,经常和苑继荣在一起聊天。她说:“工作更体面了,现在我能供孩子上学,还能贴补家里盖新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了改善,这都是因为有苑姐的支持。”像刘丽丽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房山区琉璃河镇的王大姐通过零工市场接单,月增收3000元;密云区一名女工用攒下的钱翻修老宅……

 

传播善意的“就业摆渡人”

 

从“心连心”职介所到年纳税超6000万元的集团公司,苑继荣的创业路始终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她参加公益活动,向灾区捐赠物资,捐建“爱心图书室”,并连续三年获评“北京市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2023年,她当选房山区人大代表,推动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善良是最硬的商业逻辑。”苑继荣认为,这种价值观应该渗透在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面对未来,苑继荣的目标清晰,她说,她要深化零工驿站布局,让更多女性实现“天天有活干、月月有收入”。同时,还要与社区合作开发“家庭收纳”“老年陪护”等新岗位,并探索“零工+合作社”模式,助力农产品产销。

 

从北漂打工者到女性创业榜样,苑继荣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零工不是边缘职业,而是无数人改变命运的起点”。在京郊,越来越多的零工通过她打造的平台,用双手挣得尊严与希望。苑继荣表示,作为一名创业中的女性,首先需要拥有身边人的支持,再就是需要不断奋进,勇往直前,她说:“我在创业初期也获得了许多人的帮助,我能明白那种身处困境被人伸手拉一把的感觉,所以在我的工作取得成绩的当下,我会尽所能地去帮助他人,传递这份善意。”

 

春天到了,不少“猫冬”的村民也在寻找着招工机会,零工市场里的用人信息正不断更新。苑继荣知道,对于京郊的妇女而言,这些零散的工作机会不仅是生计来源,更是她们走向独立的阶梯。苑继荣看到了这些女性在工作之后家庭地位、社会参与度以及精神面貌的变化,她说:“我要做的,就是点燃一束光,让这束光照亮生活。”

 

新京报记者 陈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杨利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文)
第一看点
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发布
第一看点
国务院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时事
上海:确保“零就业家庭”在确认后1个月内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
第一看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