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全国两会正在举行,“人工智能”成为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建集团董事长宋海良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要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融合发展。两者融合潜力无限,可以释放出难以想象的新机遇新场景新动能,应加强政策牵引、技术支撑和场景依托,加速形成“数智驱动、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范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建集团董事长宋海良。受访者供图
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能源行业
新京报贝壳财经:结合你所在的领域,你认为人工智能为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宋海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突破,DeepSeek的横空出世掀起了AI热潮。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既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前沿领域,能源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极具潜力。
面对人工智能赋予产业发展一个新的战略窗口期,中国能建把握数字智慧经济形态和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拓展主营业务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着力推动AI赋能,充分发挥能源电力的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和融合发展优势,争取在人工智能的“算力”“能源”支撑领域有所展现。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认为要如何加深推进数能融合?
宋海良:能源融合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叠加“双碳”目标带来的能源绿色化转型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数能融合不仅仅是做简单的加法,而是追求深度融合,产生“1+1>2”甚至倍增的效果,其特征与价值主要体现为“四大融合”。
具体来看,一方面是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实现高端价值,即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交融,形成具有复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