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经济日报整版聚焦芜湖发展新质生产力!
大江资讯
2025-03-06 12:52
进入大江资讯阅读更多内容

3月6日,经济日报第15版刊登报道《安徽芜湖“四轮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全文如下: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浪潮奔涌,安徽省芜湖市正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2024年,这座常住人口约380万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12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攀升至40%,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低空经济、“东数西算”数字经济四大战略引擎协同发力,构建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传统工业城市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新能源汽车“链”动未来

 

作为芜湖优势产业,新能源汽车在2024年迎来历史性跨越:全市汽车总销量达262.28万辆,占全国总销量的8.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58.63万辆,同比增长232.7%;出口量115.2万辆,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9.5%。

 

 

作为产业巨头的奇瑞集团,在跻身世界500强后持续释放龙头效应。2024年带动全市汽车产业实现营收5840亿元,同比增长31.4%,相当于每天创造16亿元产值。投资230亿元的比亚迪华东基地七期项目,建成全球领先的CTB电池产线,38吉瓦时的年产能可满足80万辆高端新能源汽车需求。

 

在关键零部件领域,芜湖实现重要突破:动力电池年产量30.54吉瓦时,驱动电机16.74万台,电控系统1727.75万台,本土配套率达69.25%。其中,无为市动力电池基地单日产能突破650毫瓦时,经开区电控系统生产线每7秒下线一台控制器。

 

 

汽车后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营收1761.5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批发零售业贡献96%的份额。安徽奇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芜湖捷途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营收分别达644.7亿元、486.8亿元,同比增长45.5%、267.7%。

 

基础设施配套跑出“芜湖速度”,全市公用充电桩保有量达6365个,繁昌、无为等县区任务完成率超135%,县域覆盖率提前2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机器人产业“智”领变革

 

2024年11月,埃夫特年产10万台机器人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落户江北新区。项目采用高自动化生产线,破解了汽车制造领域重载机器人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难题。

 

目前,芜湖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7,产值突破350亿元,集聚上下游企业300余家,形成“核心部件—整机—系统集成”全链条生态。

 

 

技术自主化成效显著。埃夫特、摩卡等企业实现工业机器人整机全部国产化,本地配套率超50%。翡叶动力伺服电机打破国际垄断,清能德创高端伺服系统实现进口替代。全年授权专利超7000项,主导制定国标、行标50余项,省级创新平台达38家。

 

重大项目加速落地。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项目获政策支持,清能德创伺服基地投产。举办了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十届恰佩克颁奖仪式,600多名行业精英聚首芜湖,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103.2亿元。

 

 

场景应用全域拓展。芜湖全年发布“机器人+”场景机会82条,覆盖文旅、汽车、农业等领域。酷哇机器人完成黄山景区2000米海拔悬崖救援任务,开创山岳救援新模式;中科感知落地1600亩无人化农田,实现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无人化作业;一视科技AI智慧操场,赋能中小学体育教学数字化。2025年,芜湖还将组建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创建国家工业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产业迈向千亿元级。

 

低空经济“飞”出新高

 

2024年9月,我国“长江船舶无人机配送”项目率先在芜湖启用,标志着低空经济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在安徽东汇港务码头智能配送基地,多架工业级无人机为长江锚地船舶提供“分钟级”的物资投送,较传统运输效率提升12倍。

 

过去一年,芜湖低空经济以15.95%的增速实现营收463.8亿元,集聚规上企业171家,获批安徽省首批低空经济先导区,构建“制造—基建—应用”立体生态。

 

 

中电科钻石飞机

 

制造领域引入中国商飞战略合作,使芜湖融入国产大飞机产业链条。低空智联中心发布《芜湖市低空智联建设白皮书》,多域无人系统技术中心孵化酷黑科技等企业,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8个。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成网。全市布局191个起降点,建成六郎镇无人机起降点、楚王城飞行营地。低空智联网项目启动招投标,引入市交投、电信参股;无为、南陵通用机场加速推进,空域资源持续释放。

 

场景创新领航长三角。全年拓展32项应用实践,钻石飞机参与黄山救援提供关键决策支持,通过实时三维建模大幅提升搜救效率。城际低空实验航线联通上海虹桥、苏州、嘉兴,探索载人运输商业化。2025年,芜湖计划举办国际性低空经济大会,争创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

 

东数西算“数”启新篇

 

2024年6月,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在“中华数岛”开服,标志着“东数西算”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正式上线。“中华数岛”汇聚华为、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科曙光等领军企业,也是我国智算基础设施发展的“新地标”之一。预计到2027年,芜湖智算规模将达到45000P。

 

 

“中华数岛”上的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

 

芜湖市全力打造全国算力中心城市,正以数据要素打破地域壁垒,为长三角数字化按下加速键。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规划服务器规模300万台,10毫秒专线直达华东六省一市及华中热点城市。“城市大脑”接入9.1万路视频点位,为城市治理部门提供108种AI算法。海行云平台赋能奇瑞产业链上2000余家企业;“云工”平台服务工业企业超千家。15个龙头企业数据中心落子、总投资约2700亿元,并带动上下游项目23个、总投资210亿元。2025年2月,DeepSeek-R1大模型在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上线。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命题,也是改革命题。芜湖通过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累计为1200余家科技型企业授信超400亿元;建立“揭榜挂帅”攻关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一体推进产业、技术、资本、人才招引,2024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93个、总投资超千亿元,新招引高端人才超4000人、大学生超10万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颗把创新基因融入城市血脉的长江明珠,正在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实践范本、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生动注脚。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陈轶敏

来源:大江资讯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聚焦减重!北京友谊医院举办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论坛
新京号
全球嘉宾,欢聚芜湖!
新京号
“乘‘新’而上——北大科学yeah!”北京大学“新质生产力”主题科学演讲活动即将上线
新京号
北京市发改委:京西地区三年来发生巨变,年内将抓实五方面工作
财经
2025年全国电影工作会在山东青岛召开
新京号
推动京西发展 北京今年将实施五大重点工程
北京
2025京津冀知识产权保护活动在雄安新区举办
新京号
2025年,芜湖“豪掷”30亿元!
新京号
往前赶,芜湖的进步有多快?
新京号
揭榜挂帅 组团破题 | 东城区实施2025年人工智能赋能东城教育创新发展“揭榜挂帅”行动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