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优质本科扩容应是精准、有重点的扩容
新京报 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2025-03-06 11:52
“质”与“量”需同步提升,甚至“质”的提升要超过“量”的提升。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相关部分在内容安排上与往年相比有所变化,“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是其中一大亮点。


“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这是教育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分最后一句话。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烽指出,优质本科扩容基本上也反映了“围绕国家需求”和“回应群众关切”两方面的政策指向。


一方面,国家提出“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高等教育阶段,优质本科大学相对来讲人才培养质量比较高,包括但不限于双一流高校,在本科阶段进行扩容,实际上是提升培养优秀人才、高端人才的能力,这是对“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国家战略的响应;另一方面,老百姓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在高等教育阶段就体现在优质本科上,因此“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也体现了满足群众关切的政策指向。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优质本科扩容”,和过去的高校扩招是不一样的。在王烽看来,过去的扩招是总招生计划的扩大,在不同专业之间没有区分,但此次提出的优质本科扩容,不止是量上的调整,更有结构上的调整,应该是精准、有重点的扩容,更加针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来进行扩容。


目前国家对于学科专业调整力度很大,新建一些学科、也淘汰一些学科,鼓励发展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以及培养产业经济发展急需人才的学科,学科调整代表了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科技自主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扩大这些学科的培养规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基础科学研究人才、交叉学科人才、新兴学科人才的举措,在科技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同时王烽强调,虽然国家需要、老百姓也愿意接受,但并非扩招就代表着质量一定能够提升,特别是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包括师资建设、团队建设、科研条件、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都是很重要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扩容的力度不能过大,而是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需要“扎实推进”。


怎样才能“扎实”?王烽提到,需要“质”与“量”同步提升,甚至“质”的提升要超过“量”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要随着专业调整和学科建设,一步一步稳步推进。


关于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有清楚的表述:“按照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基本办学定位,区分综合性、特色化基本方向,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支持理工农医、人文社科、艺术体育等高校差异化发展。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在办学条件、招生计划、学位点授权、经费投入等方面分类支持。根据不同类型高校功能定位、实际贡献、特色优势,建立资源配置激励机制,引导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王烽解释称,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在我们国家不是从0做起,但也是比较大的动作,经过多年来的建设,高校类别已经形成大致框架,但在管理方式、评价标准、财政资助等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未来还需在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分类支持等方面逐步出台一系列办法。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冯琪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专题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推荐
北京友谊医院肥胖症诊疗与体重管理中心成立
北京
2025年多所高校扩招本科生,大学入学门槛会降低吗?
教育
两会划重点丨3月6日
时事
北大、清华、人大、农大四所北京高校宣布今年扩招
北京
全国人大代表、芜湖市委书记宁波接受新华社、经济日报采访!
新京号
汇总丨5位正部级干部亮相这场发布会 谈及这些热点信息量很大
时事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2025年“健康东营 你我同行”系列提振消费专场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李奕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动态调整教育资源,满足学龄人口教育教学
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新京号
全文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