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报告解读|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落地?
新京报 记者 叶红梅 编辑 张磊
2025-03-05 22:00
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意义重大,在政策落地上得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意义重大,在政策落地上得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财政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应该充分发挥民办幼儿园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学前教育生态。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意义重大

 

去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以下简称《学前教育法》),该法将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学前教育法》中明确,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其中也提到了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教育部《关于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的通知》也在同月发布。

 

在此背景下,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有据可依。储朝晖认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意义重大,更大范围的学前儿童能享受到同样优质的学前教育,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儿童,也能平等接受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也是政府有效承担公共服务责任的体现。

 

同时,储朝晖表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能够降低家庭教育成本,减轻育儿的经济压力,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免费学前教育落地得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达到23.6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86%,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0.8%,绝大多数幼儿都能够在收费合理的普惠性幼儿园就读。我国学前教育普惠水平已有大幅提高。

 

“其实,普惠性是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免费是普惠的一个步骤。”储朝晖表示,“免费学前教育落地得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经费方面,要实施起来可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

 

储朝晖表示,我国学前教育实行“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据此,多数普惠性民办园的保障责任以县级财政为主承担,而县级财政支付能力差异巨大。2022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已达到2982.2亿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6%,他认为这一占比还不够。

 

《学前教育法》对学前教育财政拨款也做出了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并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以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财政补助标准。

 

储朝晖认为,要逐步推行免费的学前教育,实现学前教育普惠性,在财政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充分发挥民办幼儿园的作用,将质量合格的民办幼儿园纳入财政补贴范围。他在调研中发现,普惠性民办园和公办园之间的财政经费支出差距较大,同一省份的普惠性民办园拿到的补助远低于公办幼儿园生均拨款标准。“也就是说,同样都能提供学位,民办园占用的财政补贴更少。”

 

“如果只为公立幼儿园提供财政补贴,效能不高,可能经费花得更多,这也收紧了家长的选择机会与范围,所以符合规定的民办幼儿园应该得到支持,也应该有一定的补贴,这样既能保障多样性,又能提高效能,形成良好的生态。”储朝晖说。“当然,未来也要缩小公立园和民办园财政补贴的差距,凭借民办园更加多样的服务、更加灵活的机制和更加积极的效能,为家长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普惠性幼儿教育服务选择。”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 张磊 校对 薛京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叶红梅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专题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落地还有哪些挑战?
教育
新词频现,政府工作报告透露这些信号
时事
今年将重点推动哪些领域改革?《政府工作报告》起草人详解
时事
一文读懂2025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内容
新京号
凝心聚力开新局——2025年全国两会巡礼
新京号
澎湃新闻,专访芜湖市委书记宁波!
新京号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新京号
全文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一看点
北京市药监局孙力光:2025年多项改革发力,构筑医药创新高地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