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GDP增长5%左右”,中国经济稳定前行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马小龙
2025-03-05 17:57
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依然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反映的是持续做好经济发展这件“头等大事”的定力。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新京报制图 朱静晖 马浩歌


据新华社报道,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各项宏观经济目标任务中,GDP增速的关注度最高。因为这是观察整体经济运行态势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左右,不仅与去年一致,也是连续三年锁定同一水平。


报告指出,预期目标的提出,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兼顾了需要与可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结合近几年情况看,相关目标的延续,确实都能够体现这一思路。


以稳就业为例,2023年—2025年的目标,均是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200万左右,失业率指标也都是控制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目标看似没变,但对稳就业力度的要求其实更高了。如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历史新高,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而要实现稳就业目标,就必然离不开合理的经济增速的支撑。


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看,2023年实际增长5.2%,2024年增长5.0%,均如期“交卷”。且当前中国经济的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力人才资源等优势依然突出。那么,2025年继续坚持目标不降,既具备完成任务的条件和信心,也有利于确保社会对于经济发展的稳定预期。


当然,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实现这些目标很不容易,必须付出艰苦努力”。从国外看,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从国内看,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等工作,都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统筹平衡,挑战不容低估。


这从报告中的一些措辞也能直观感受到: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一致性评估,统筹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提升政策目标、工具、时机、力度、节奏的匹配度;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


总体来看,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依然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反映的是持续做好经济发展这件“头等大事”的定力。其归根结底,也是由“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客观需要所决定的。


比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账款拖欠问题仍较突出;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民生领域存在短板;一些地方基层财政困难……这些问题的求解,必须依赖于继续坚持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不断扩大发展成果、提升发展质量中寻求答案。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既是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内在要求,也利于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任务已然清晰,号角已经吹响,接下来就是坚定信心、真抓实干。


撰稿 / 吴振(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陈荻雁

相关专题

2025全国两会

相关推荐
中国经济“首季报”出炉,积极宏观政策发力实现良好开局
时事
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财政部:深表遗憾、不予认可
第一看点
两会经济策|5%、4%、2%有何深意?张军解码政府工作报告
财经
权威专家:我国有政策空间和余地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财经
两会经济策|黄群慧:统筹培育新动能更新旧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财经
新闻8点见丨北京轨道交通全线恢复正常运营;尹锡悦今日受审
时事
姚洋:稳楼市,建议组建国家队下场收储存量房
财经
王毅同老挝外长通沙万举行会谈
第一看点
北京市营商环境发展报告发布,“柔性执法”累计免罚近7.6亿元
北京
中炬高新2024年增收不增利,酱油增长乏力难以“再造厨邦”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