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沈丹阳:今年设定5%左右增长目标符合中国实际,是可以实现的
新京报 编辑 刘佳妮
2025-03-05 12:37

新京报讯 3月5日,国新办就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举行吹风会。


记者提问:《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定在5%左右,这一目标高于一些机构的预测。请问设定这样的目标是出于哪些因素考虑?能否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回应: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设定的。在设定这个目标之前,国务院派了很多工作调研组到各地去调研,听了包括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企业等很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一个目标的设定,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兼顾了需要与可能。这个目标可能高于国外一些机构的预测。但大家都知道,任何经济预测都是假定条件下的推演,预测结果往往也会随着环境条件、宏观政策力度、改革举措而有所改变,往年也有这种情况。从中国发展实践和各国经验看,能不能实现发展目标,一看发展态势,二看能力条件,三看支撑政策。综合这几方面因素,我们对实现今年这样一个增长目标是充满信心的。


首先,要看到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还在不断巩固拓展。虽然面临国际上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而且这些不确定性因素还在变化,但我们也常讲,关键还是要办好自己的事。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我国经济明显回升。去年二季度经济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5.4%,全年实现了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这个态势是很好的。今年开年以来情况怎么样呢?大家可以直观看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中国科技火爆出圈,文化旅游消费繁荣活跃,特别是春节期间的文化旅游消费非常火爆,超出了预期。近期中国资产价格也在稳步回升,企业信心持续增强。今年以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房地产销售量、集装箱吞吐量等指标数据也印证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其次,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累积了很多积极有利条件。国内外多数研究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还有很大潜力,潜在增长率仍处在5%左右的较高水平。特别是近些年新产业、新动能快速成长,新能源汽车、光伏、造船等一批产业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爆发式增长,中国经济增长正换上强劲的新引擎。之前的一些经济下拉因素,比如房地产,现在也出现了积极变化,对增长的所谓拖累效应正逐步减弱。更令人期待的是,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部署落实落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还将得到进一步激发。


第三,要看到宏观经济政策和各方面政策举措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正持续发挥作用,特别是今年实施多年未有的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组合,势必为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还要看到,宏观经济政策实际上还留有后手,将会依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积极应对。


总之,今年设定5%左右的增长目标符合中国实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是可以实现的。当然实现这个目标,也绝非轻而易举,必须付出非常艰苦的努力。


编辑 刘佳妮

相关推荐
论当前我国设定GDP增长目标的重要性与促进增长的建议
财经
中国经济“首季报”出炉,积极宏观政策发力实现良好开局
时事
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能否实现?报告起草组负责人解答
时事
《少年李的烦恼》创作后记:等待解谜人
文化
糖酒会观察:椰子水品类爆发,行业问题待规范
消费
五部门详解经济路线图:财政加码、货币政策精准、全力以赴稳外贸
财经
从“首战”到攻坚 辽宁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振兴东北
房产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重度依赖”AI的年轻人
时事
新一轮汽车国补落地,车企备上数万元“厚礼”促消费
汽车
热门评论
7天前
祝愿目标实现。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