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报告解读丨“1.4万亿斤”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稳产是关键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2025-03-05 12:43
2025年稳住1.4万亿斤,是符合我国粮食生产发展情况的。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产量预期目标为1.4万亿斤左右,这是“1.4万亿斤”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是报告此前连续数年提出1.3万亿斤以上产粮目标之后,更新更高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党委书记刘录祥。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党委书记刘录祥。受访者供图


开年瑞雪,小麦有保障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目标,2025年,依然保持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如何实现?前不久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如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等。

 

如何保障产粮新目标的实现?刘录祥介绍,关键在于一个“稳”字,从中央农村经济会议到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稳产丰产”,这不同于以前的“确保粮食丰产”。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等具体措施和目标。

 

就在最近,华北地区普降大雪,尤其在山东,多地出现大规模降雪降雨,“春雨贵如油,瑞雪兆丰年,去冬以来,冬小麦主产区普遍少雨雪,有些地方出现干旱现象。当前黄淮海麦区,冬小麦即将返青,此次降雨雪,使得麦田土壤墒情得到了有效的补充、干旱解除,为当地冬小麦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刘录祥说。

 

1.4万亿斤,稳产是关键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4万亿斤新台阶,这是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9年实现1.3万亿斤以上之后,取得的里程碑式成就。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1.4万亿斤左右的新目标。刘录祥表示,这一目标在预料之中,202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粮食产能要通过7年的努力再增加1000亿斤。从这个角度讲,2025年稳住1.4万亿斤,是符合我国粮食生产发展情况的。

 

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有哪些具体工作?刘录祥介绍,一是总体目标,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左右、谷物面积14.5亿亩左右,粮食单产水平达到每亩420公斤左右。二是品种结构方面,将粮食产能提升的重点放在了玉米和大豆上,提出了巩固提升口粮、主攻玉米大豆、兼顾薯类杂粮的思路。三是区域布局方面,明确了六大片区、不同省份的产能提升任务,并在全国部署了粮食产能提升重点县。四是重大工程部署方面,谋划了9项支撑性重大工程任务,全方位夯实粮食丰产稳产的根基。

 

单产提升,技术要合力

 

目前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已处于历史高位,依靠扩大面积增加产量的空间十分有限。刘录祥介绍,未来产能提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大面积单产水平,“我国小麦平均亩产从1949年的42.8公斤增加到2024年的396公斤,增长了8.3倍,小麦单产的贡献对总产量持续提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单产是否还有继续提高的空间?刘录祥介绍,单产提升是逐渐的,从小面积的试验田,到大面积普遍提升,是一个技术探索、研发和推广应用的过程。

    

刘录祥说,当前的难题是我国目前农业大田生产综合技术到位率不高,还没形成“多技术集成、大面积普及”均衡增产的格局,农技、植保、土肥和种子等环节没有真正形成合力。如何加快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主要任务就是要因地因作物全力推进“四良”融合,也就是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科技人员要在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指导种植大户,推动综合性科技解决方案进村入户到田,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和增收。2025年,农业农村部将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绿色高质高效行动,进一步扩大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范围和规模,以702个整建制县市为基本单元持续发力,为粮油作物稳产增产提供坚实支撑。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怀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专题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推荐
中国经济面面观
第一看点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丨再提保粮食 为何是1.3万亿斤?
乡村
三位部长亮相首场“部长通道”,回答“中国经济如何稳增长”?
时事
“十三五”GDP年均增速预计6.5%
时事
两会前九位部长密集亮相国新办,释放哪些信号?
时事
疫情之下环保为经济让路?今年全国两会的那些环保信号
时事
从助销到扶贫,拼多多打造农产品“超短链”助力消费
食品
109枚公章“革”进国家博物馆 见证简政放权
时事
这5大看点,或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北京房地产的风向标
房产
影响2021|白酒业十大事件:名企换帅、新规出台、资本的进退
酒业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