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援疆是对口支援的重要内容,是增进对口支援地区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教学督导工作有利于推动教育向高质量、均衡化方向发展,促进南疆教育水平与内地接轨,充分共享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在国家援疆工作整体规划中对教育援疆有明确布局,要求援疆教师督导工作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强调援疆教师通过督导工作加强当地教师队伍建设,对当地教师开展教研培训、师徒结对帮扶等活动,提升其专业素养,为新疆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实践中,通过对兵团第十四师昆玉一中的教学督导,发现学校管理精细、架构良好,教师队伍年轻化,可塑性强,具有很强的教育教学潜力,部分教师能采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交流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同时,由于学校教师数量较大,且年轻教师占比高,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教学方法较单一,多以讲授为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强,专业素养亟待提高;学生基础较弱,习惯接受性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待开发,学习动力有待提升;备课组、教研组活动缺乏系统性,对学科本质及教学方法的理解和体悟深度不够,活动形式较单一,研讨也不够深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评价指标未能涵盖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各个关键维度,评价方法较为单一,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等多元化方式有待加强。
基于多元智能发展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在深入了解和诊断教情学情和校情基础上,稳步有序推进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学科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培训活动、日常听评课、教师个性化教学诊断、青年教师成长沙龙等活动有序进行,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教学技术革新也已初见成效,搭建的与内地优秀教师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激发了教师自我提升的内驱力,但在带动教师整体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及个性化发展的支持体系构建方面,仍需持续探索和完善。且行且思,在援疆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提出对“问题式”、“嵌入式”、“主题式”的“三式”教学督导法的探索,以利进一步赋能南疆教育发展。
“问题式”教学督导重构教学认知。即以学校教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激发教师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援疆教学督导是从外部输入的支持性因素,基于系统理论,将高中学校教育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督导过程中关注学校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学生学情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同作用,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援疆教学督导引导受援地教师聚焦问题,如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等,通过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寻找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使教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将教学督导视为一个控制系统,问题的发现与反馈是关键环节。教学督导收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行为,再对调整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进一步反馈,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控制过程,不断优化教学效果,促使教学过程朝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在“问题式”督导中,受援教师面对教学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督导者提供的新视角、新方法,重新建构对教学的理解和认识,生成适合学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种基于问题情境的知识建构更加牢固和实用,有助于推动受援地教育教学的个性化和创新性发展。
“嵌入式”教学督导发挥协同效能。即让督导策略与受援地教育生态相契合,促进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有效融入,保障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被接受程度。在“嵌入式”督导中,援疆教师与受援地教育者形成协同关系,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如共同开展教研活动、设计教学方案等,发挥 1+1>2 的协同效应。“嵌入式”督导通过现场指导、即时反馈,让教师在日常教学场景中领悟和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实现知识的情境化迁移,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比如,依托学校教研活动安排,加强备课组建设,对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进行嵌入式培训和生成式培养;又比如,积极嵌入学校学科活动,开设昆玉大讲堂、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等。
“主题式”教学督导提升内驱动力。即针对受援地教师围绕特定主题组织实施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在理念和实践层面的深度理解。在“主题式”督导中,集体备课、上课、听评课一以贯之,均按主题进行。教研采用工作坊的研讨形式,按主题进行体验式的实践,如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语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唤醒课堂”等,使受援地教师能在一个明确的主题框架下,系统地改进教学实践,打破知识和技能的碎片化,形成相互关联的完整认知体系,进而提升教学效能。明确的主题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学习和发展目标,能够激发其内在动机。当教师认识到主题对于解决实际教学困境、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时,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督导活动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实践和反思,这种内在驱动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教师深入钻研教学主题,实现从被动接受督导到主动寻求专业成长的转变,进而带动整个教学氛围的积极改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式”教学督导是在北京教育援疆工作中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其中,“问题式”督导发挥靶向攻坚作用,通过深入调研现存问题,针对问题精准发力,建立问题清单与整改台账,引入先进教学模式与管理经验,补齐短板,提升教育质量。“嵌入式”督导发挥深度融合作用,通过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将先进教育理念、文化内涵悄然渗透,与受援地教师及学生建立深度交流,在教育领域筑牢民族团结的长城。“主题式”督导发挥系统提升作用,通过主题式的教学教研活动,进一步发挥学科育人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受援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对“三式”教学督导的持续探索和推进有望进一步赋能南疆教育发展,有力提升教育援疆效能。
(作者张咏,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第一中学教师、北京市经开区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教师)
END
来源:和田日报
责编:李江江 麦合皮孜阿依
编审:琚小红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