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四维”联动打造“共富工坊” 家门口就业的幸福密码
今日仙游
2025-03-04 10:02
进入今日仙游阅读更多内容

“现在订单多到忙不停,家门口就能挣钱!”在仙游县大济镇新协胜强村富民工坊内,村民陈大姐一边熟练地操作缝纫机,一边笑着说。

 

2024年以来,仙游县以“镇村企民”四维联动为核心,探索“共富工坊”模式,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整合劳动力优势,让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不愁、顾家增收两不误”,走出一条政府增能、村财增加、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共富工坊现场招工。

 

 

创新模式

 

“四维”联动激活发展动能

 

仙游县以大济镇为试点,构建“镇+村+企+民”共享共富平台,将劳动密集型来料加工产业作为突破口,推动闲置资源变“活”,群众增收变“实”。

 

政府搭台增能。镇政府统筹搭建平台,盘活闲置厂房、集体资产,改造为卫星工厂和富民工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激活乡村“沉睡资源”。

 

村财壮大增加。村集体成立共富公司,通过场地租赁、劳动力调配与企业合作分红,村财年增收超百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企业扩产增效。企业依托工坊承接订单、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破解用工难题,生产效率提升30%,实现产能翻倍。

 

农民就业增收。村民经过技能培训后“家门口”上岗,既不离乡也不误农,人均年增收6万元,真正实现“顾家、务农、挣钱三不误”。

 

▲鞋业共富工坊运营中。


试点成效

 

“小工坊”书写“大收益”

 

大济镇“共富工坊”模式已结出累累硕果,成为县域乡村振兴的标杆案例。

 

新协胜强村富民工坊利用原镇印刷厂1600平方米闲置厂房,引入新协胜集团合作运营,村集体按员工规模每人每年2000元分红,叠加屋顶光伏年收入15万元。项目带动280人就业,村财年增收70万元。

 

文殊强村富民工坊改造原文殊小学400平方米闲置校舍,与石狮贤光服饰商行合作,村集体按工资总额首年5%、次年7%分红。目前已完成200平方米改造,带动20人就业,人均年增收6万元;全部投产后可新增就业40人,村集体年增收16万元,实现“老校舍焕发新生机”。

 

复制推广

 

“家门口就业”点亮全域振兴

 

“共富工坊”的“大济经验”正加速向全县推广。

 

全域联动扩规模。目前已有6个村、5家企业主动对接合作,计划新建卫星工厂2个、村级工坊10个,预计带动1600人就业,村财年增收400万元。

 

技能培训强支撑。联合人社、妇联、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累计培养技术工人超千名,让“普通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多元融合拓路径。探索“手工活外发”“订单兜底”等模式,延伸产业链条,确保群众“有活干、有钱赚、有保障”。

 

 

▲工坊发放薪酬。

 

从闲置厂房到“共富车间”,从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仙游县以“四维”联动为笔,绘就了一幅“强村、惠企、富民”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未来,随着“共富工坊”模式的深化推广,更多村民将在家门口端稳“就业饭碗”,书写“小工坊撬动大振兴”的县域发展新篇章。

 

来源:福建支部生活微平台

 

编辑:陈叶凡

 

一审:朱贞凡

 

二审:陈立杭

 

终审:吴建辉

来源:今日仙游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善化里”念好“共富经” ——大济镇走出乡村融合发展新路子
新京号
度尾镇:回眸耕耘路 踔厉谱新篇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新京号
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浙江这么干!
新京号
遵义,有自己的CP! 太!好!磕!
新京号
北京平谷区区长狄涛:共治共兴共享共进,平谷建设协同发展桥头堡
北京
“感动雄安2024”候选人丨李泽:铿锵玫瑰吹响幸福社区“小螺号”
新京号
【金豆新闻】“一刻”即达!家门口的幸福,豆挺好→
新京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央媒聚焦!在雄安,“读”未来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