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车企开打“智驾战”
新京报 记者 张冰 编辑 王进雨
2025-03-03 13:27
车企已将智能驾驶作为核心竞争力。

从大模型上车到高阶智驾下放至售价10万元以内车型,“智能化下半场”到来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市场正成为车企比拼智能化的竞技场。


特斯拉从2月25日起开始分批次为中国客户推送完全自动驾驶(简称“FSD”)的中国版本“智能辅助驾驶”。两天后的2月27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小米SU7 Ultra汽车出厂即搭载小米HAD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提供漫游寻位泊车、极窄库位泊出功能。


此前国内多家车企已加快推进智能化“进度条”。其中,比亚迪将高阶智驾带到售价10万元以下的车型,吉利、奇瑞等自主车企纷纷宣布将发布最新智能化战略。


一场智能驾驶的比拼,正在中国市场拉开阵势。


特斯拉和国内车企不同技术路线或引发“智驾价格战”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被视作中国汽车市场的“鲶鱼”。智能化时代,特斯拉能否成为“搅局者”备受关注。


尽管此次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仍需驾驶员全程监控,但消息一出中国本土车企纷纷表态。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整个智能驾驶行业会有更多有趣的交流和互相促进。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也在社交平台上称“强强碰撞,才能不断精进,希望有机会能够相互切磋体验,取长补短,推动全民智驾。”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2月26日的直播中谈及特斯拉FSD入华的挑战,认为“面对中国复杂的路况和驾驶习惯,特斯拉FSD能否达到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预期,仍存在很大挑战,很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对于特斯拉FSD入华带来哪些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鉴于国内车企广泛接入DeepSeek(深度求索)降低了这种风险,对国内车企在自动驾驶市场中继续处于主导地位增强了信心。


“特斯拉销量在全球市场不如预期,急需激活中国存量车主为自动驾驶付费的潜能,缓解营收增长带来的压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特斯拉FSD进入中国后,短期内特斯拉“纯视觉”和国内车企“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的不同技术路线或引发“智驾价格战”。长期来看,将推动智驾技术路线多样化发展,中国智驾标准可借FSD落地反向输出至特斯拉全球车型,中国或可成为全球智驾规则的主要制定者之一。


智能驾驶从高端走向主流市场


今年以来,多家国内车企已将智能驾驶作为核心竞争力,比拼智能化。


“智驾不是选择题,是未来出行的必答题。”深蓝汽车总裁邓承浩曾表示。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汽车智能化发展报告(2024)智驾篇》显示,推动以智能驾驶为核心的智能化功能发展成为行业共识,智能驾驶已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阶段的核心竞争点。


“据调查,在年轻消费者中自动驾驶已成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考量因素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智驾技术成本下降与生态成熟,促使车企加快智能化布局。”章弘表示,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支持政策,降低了车企在智能化方面的投入成本,促进了技术的快速应用和推广 ,从而促进了车企加速智能化布局。此外,我国相关法规的完善也为车企在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新技术推动下,智能驾驶的应用体验快速提升,竞争的加剧也在推动智能驾驶加速从高端市场走向主流市场,向大众普及。如比亚迪今年2月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将高阶智驾带入售价10万元以下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SE解决方案的新款深蓝L07售价15.19万-17.09万元;搭载XNGP高阶智驾的小鹏MONA M03 Max版售价15.58万元。


根据《汽车智能化发展报告(2024)智驾篇》,高阶智驾已经迈过“尝鲜期”,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城市NOA等功能正向10万-20万元的主流价格区间普及,预计到2025年年底乘用车NOA渗透率将达到20%,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提升近一倍。


“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是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汽车智能化成为可能。随着特斯拉FSD进入中国市场,本土车企必须通过提升自身的智能化水平来保持市场份额。”章弘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冰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穆祥桐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智驾价格“打下去”:车企密集“亮剑”,下探到6万元车型
汽车
对话欧阳明高:不担心特斯拉FSD入华,对国内车企智驾有信心
汽车
高阶智驾进入10万元以下车型,车企普及“智驾平权”抢占市场
汽车
车展观察|从“单向技术输入”到“双向技术合作”
汽车
车展观察|格局更迭新品牌登场首秀,供应链企业走到台前
汽车
对话丨黑芝麻智能杨宇欣:“智驾平权”不是简单的技术普及
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迎强监管,夸大和虚假宣传被叫停
汽车
对话丨岚图卢放:建议建立智驾分级标准,构筑安全基线
汽车
对话|岚图汽车卢放:智驾技术发展不能停,宣传要降温
汽车
电池“不起火”成行业共识,上汽通用五菱回应新国标重塑电池安全
汽车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