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向欧洲提供核保护伞”,马克龙将了特朗普一军 | 京酿馆
新京报 编辑 马小龙
2025-03-03 11:11
关键还得看法国扛不扛得起这副担子。

undefined

▲法国总统马克龙。图/新华社


据央视新闻援引路透社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最新表态称,他已准备好开始讨论欧洲的核威慑问题,法国可以帮助保护其他欧盟国家。


马克龙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这番表态的。他说:“法国的核战略中始终存在着欧洲层面的切身利益。”


众所周知,自冷战以来,为欧洲提供“核保护伞”的一直是美国。公开信息显示,美国至少在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及土耳其部署了约100枚核弹。2008年,美国虽从英国撤走了核弹,但2024年美英修正的《美英利用原子能共同防御协定》规定,美英之间仍可共享核设备以及机密信息。


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核共享政策,是美国控制欧洲安全的终极象征。现在马克龙喊话向欧洲提供“核保护伞”,如同抢夺美国对欧洲安全的控制权。法国做得到吗?


美欧互疑为马克龙提供新契机


实际上,早在2020年,马克龙在一场关于法国核威慑政策的演讲中,就曾提议针对法国核武器在欧洲集体防御中能起到的作用展开战略对话。只不过,当时应者寥寥。


但俄乌冲突爆发以及今年特朗普上台后发出的一系列“疑欧”信号,让马克龙再次看到了机会。


2月18日,美国抛开欧洲,与俄罗斯重启外交接触。2月26日,在特朗普政府的首次内阁会议上,特朗普称,欧盟的成立就是为了“搞垮美国”。2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与特朗普、万斯发生争吵并被驱离白宫,又一次让支持乌克兰的欧洲国家尝到了“背弃”滋味。


美国的这些举动,让欧洲国家得出了“特朗普政府可能不会为欧洲提供支援”的结论。为此,不少欧洲人呼吁拥有核武器的法国站出来,这与马克龙的战略自主思维不谋而合。


而德国成了可能的突破口。早在2月21日,德国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就表示,“必须准备好应对特朗普不再无条件履行《北大西洋公约》的协防承诺”,因此德国需要与英法讨论核共享问题。此后,默茨在德国大选中胜出。如此一来,德法之间就有了讨论核共享的政治途径。


德法的共同防御机制是现成的。2019年,两国就签署了《亚琛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同意在防务问题上互助,“在其中任何一国的领土遭受武装侵略时,另一方将使用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予以协助”。


undefined

▲2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右)在白宫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后的联合记者会。图/新华社


法国扛得起核安全的担子吗?


即使是德国或其他欧洲国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同意法国在其境内部署核武器,但关键还得看法国扛不扛得起这副担子。


据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统计,法国核弹头总数约290枚,居世界第四位。但法国核威慑能力的可信度,不仅取决于其拥有多少核弹头。


自戴高乐以来,法国就走的是建立独立核威慑力量的路线。为此,戴高乐禁止美国核武器进入法国,并拒绝美苏通过《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实现核垄断。


与此同时,戴高乐认定法国的安全利益具有“欧洲层面”,即认为法国的安全不限于法国境内。因此,法国既要建立独立的核武库,又要介入欧洲安全事务,这导致法国长期以来在欧洲承担的都是核武以外的安全义务。法国核武器到底好不好用,并没有建立起可信度。


除了核武器的可信度,还有核战略的可信度问题。法国要承担核保护义务,意味着必要时有决心承担对方的核报复,同时应尽可能确保这种核报复对其他欧洲国家而言不是毁灭性的。在这方面,法国并没有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那样的地理优势。


此外,接受“核保护伞”不是免费的,受保护的国家也要承担相应成本。例如,建立军事基地,建立与北约不同的核武器指挥体系,或者干脆将最终指挥权交给法国。在这方面,法国势必与美国为首的北约指挥体系产生冲突。


更像是将了特朗普一军


其实,至少在现在及今后一个时期,法国要为欧洲提供“核保护伞”是不现实的。口头上邀请英法讨论核共享的德国尤其不可能。美国在欧洲部署的核弹,多数就在德国的美军基地。


除非美国完全从欧洲撤军,法国才有可能推进欧洲集体防御体系,并把法国核武器纳入其中。如果美国退出的情况真的发生,欧洲没有其他选项,只能从英法两个拥有核武器的欧洲国家寻找最后的安全感。而鉴于“英美特殊关系”,擅搞离岸平衡的英国很可能不感兴趣。


事实上,尽管特朗普从第一个总统任期到现在,不止一次发出过“退出北约”“从欧洲撤军”等威胁,但很难想象正觊觎格陵兰岛等战略要冲的特朗普,会真的这么做。特朗普对欧洲展现的轻视态度及使用的各种话术,客观上将欧洲从国际政治的道德高地赶了下来,让欧洲深感困扰,但不代表就真的会对欧洲放手。


美国主导的欧洲安全体系,是特朗普玩得极其娴熟的一张牌。通过这张牌,特朗普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让不少欧洲的北约成员国提高了国防预算,如今,这张牌也可以迫使欧洲对美国的安全、经济乃至领土诉求作出更大让步。


而马克龙要为欧洲提供“核保护伞”的表态,也像是将美国一军的话术。其目的是搞清楚特朗普对欧洲盟友的底线在哪里。事实上,也没有迹象表明法国在真正推进这项议程。但此举除了比较别致之外,恐怕实际意义不大。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王心

相关推荐
波兰立陶宛谋求核武,特朗普正在打开潘多拉魔盒 | 京酿馆
观点
普京与特朗普通话后,欧洲和乌克兰更焦虑了 | 京酿馆
观点
波兰扩军50万、德国拟放开军费,欧洲释放重要信号| 京酿馆
观点
美乌矿产协议进展如何?对乌安全保障谁来提供?法美总统回应
第一看点
俄乌冲突爆发1112天后,终于等到了停火的可能 | 京酿馆
观点
美乌矿产协议,乌克兰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三年后,俄乌停火谈判在“乌克兰背后进行”
国际
俄美今日开谈 谈什么?为何选在沙特?乌欧又在“焦虑”什么?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江西省政协原主席唐一军被公诉;U20国足提前出线
时事
炮火、大选与未来:我们走过了怎样的2024?
国际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