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舞剧《胡笳十八拍》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展现北疆文化风采
新京报 记者 展圣洁 编辑 张牵
2025-03-02 12:40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3月1日晚,由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携手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出演的舞剧《胡笳十八拍》,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上演,为北京观众带来了兼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视觉盛宴,3月1日至2日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两场。


该剧以汉代才女蔡文姬的故事为背景,以千古绝唱《胡笳十八拍》为蓝本,通过历史叙事彰显北疆文化风采。


3月1日晚,舞剧《胡笳十八拍》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主办方供图


蔡文姬不仅是一位通晓音律的天才,更是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融入文学,创作了流传千古的《胡笳十八拍》。作为一种流行于汉代塞北和西域的管乐器,胡笳音色悲凉,而“十八拍”则代表该乐曲的十八段情感辞章。当观众欣赏到这段乐曲时,仿佛看见蔡文姬在自弹自唱,漫步在她复杂情感的长河中。


据考证,蔡文姬在南匈奴美稷城(今鄂尔多斯地区)生活了十二年,并与左贤王育有二子。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邀请中国著名编剧罗怀臻在准格尔旗美稷城遗址深入采风后,以蔡文姬的相关历史记载为依据,将人物的个人情感纠葛融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时代中,创作独具北疆历史文化意义的舞台艺术作品与文化标识,让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深切体会中华民族史观的悠长韵味。


舞段创排上,该舞剧巧妙融合了民族舞与古典舞,生动描绘出东汉末年中华文化的多元面貌。舞美呈现上极尽巧思,以可推拉旋转的卷轴条屏为主体,“大抽象小写实”的手法营造出深远的戏剧视觉效果。


音乐创作上,通过不同乐器演绎历史人物和情节,呈现蔡文姬的命运浮沉以及复杂的内心世界。此外,该剧还巧妙融入光影变化、数字技术等多种科技手段,使舞台效果更加立体丰满,淋漓展现新时代舞剧的新魅力。


据了解,该剧自2023年10月首次搬上舞台以来,先后入选了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主题文艺创作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精品剧目演出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在沈阳市、福州市、厦门市、南宁市、南通市、苏州市、重庆市、呼和浩特市等10余个城市巡演27场次。


编辑 张牵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展圣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5月文艺资讯丨五月演出精彩纷呈
娱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北京曲剧《龙须沟》呈现市井人家奋斗史
娱乐
“大戏看北京”春节特刊暨2月文艺资讯丨新春舞台奏响华彩乐章
娱乐
大戏看北京1月文艺资讯丨2025新年音乐会,奏响经典迎新年
娱乐
大戏看北京11月18-24日文艺资讯丨昆曲《西厢记》韵悠长
娱乐
大戏看北京9月23-29日文艺资讯丨《红色娘子军》引领展演季
娱乐
在雄安,看新景!白洋淀畔有新城→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7月22-28日资讯 | 从峥嵘岁月到演出新篇章
娱乐
大戏看北京6月24-30日文艺资讯丨“七一”特别奉献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