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上线基础教育AI应用“超市”、高校AI创新社区
新京报 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2025-03-01 09:34
当天,来自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和技术研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关于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探索与思考。

2月28日,在以“AI启智·智能时代的教育跃迁”为主题的第三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集中发布了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成果,由西城、海淀、石景山、门头沟共同发起的北京市‘教育+AI’应用场景创新联盟成立,“首创·中关村发展人工智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正式揭牌,北京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也同步启动。


为中小学教师、大学生提供专属AI工具


记者了解到,北京聚焦AI“助教、助学、助育、助评、助研、助管”六大核心领域,打造了一站式“北京市基础教育AI应用超市”,面向不同学段、学科、角色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服务供给,力求构建均衡普惠、优质高效、安全规范的人工智能应用空间。


“目前北京各个中小学校已经在AI助教、助研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主任田鹏表示,为了进一步加强统筹、总体布局全市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北京市教委经过前期调研,2024年4月启动了25所人工智能应用试点校,“从试点校里选取了最优质的、最受师生欢迎的AI应用智能体和产品,放在‘超市’里,面向全市推广。”田鹏表示,学校教师可以登录北京智慧教育平台查看并根据实际选择,目前“超市”已上线22款产品。


首都高校AI创新社区汇聚了数据要素、提供了基础算力,开放了公共能力,并联合头部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及领军企业,为青年学生、学者打造集学习、实训、应用、创新、交流于一体的一站式AI创新社区。


大学生们在首都高校AI创新社区里,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展开各种探索,比如在智能矩阵里,一键选用平台工具或外部AI应用;在造物空间里,利用各类开发工具资源制定专属智能体;在AI FOR SCIENCE里,智能调取论文、文献,支撑学术研究。


“我们倡议要加快教育与科技的双向赋能、培育教育新质生产力。同时,我们反对技术异化对育人初心的背离,致力于构建‘人机和谐共生’的数智教育生态。”门头沟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曹彦彦表示,作为“教育+AI”应用场景创新联盟成员,未来将会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AI应用于教育的场景,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教育领域不断强化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在全国率先发布《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和《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率先在市属高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试点,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专家分享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新思考


当天,来自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和技术研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关于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探索与思考。


中关村学院院长刘铁岩发表题为《智启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之问》的主旨演讲,他从教育的历史脉络出发,分析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围绕领军人才培养,深入探讨如何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局限,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产教深度结合等创新模式,培养具备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


记者注意到,北京中关村学院是一家汇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新型教育科研机构,专注于人工智能与交叉学科领域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学院以科研项目为载体进行学生培养,开展前瞻性的科学探索,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及垂直应用拓展。


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文继荣发表题为《AGI时代的教育》的主旨演讲,他分享了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加速到来后,AGI在语言、知识、推理、规划、决策等认知能力上都会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水平,未来要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促进人机之间协同发展,回归教育本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与修订组组长郑国民分享了《教学设计自主生成与应用探索》。他基于大语言模型,对语文经典课文教学设计自主生成进行训练,从真实的情境、进阶的活动、驱动的问题等维度,实现教学设计自主生成的规范性、多样性、针对性,并在试点学校教师的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田俊分享了AI时代的教育探索与思考,以校内AI应用典型案例为例,分享了基于底层算法的人工智能课程构建,并讲述了AI带给基础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利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加速冲刺五年成形丨济南起步区推进“一网通城”建设 加快数字化转型
新京号
海淀是“源”的:从中关村到全球AI创新引擎
财经
创新无界,元启未来 “歌尔杯”第三届高校VR/AR挑战赛圆满收官
企业资讯
京皖达成供应链合作新成果 现场签约意向性协议金额超50亿元
财经
恒星AI产品发布会盛大举行,开启AI影视创作新纪元
企业资讯
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闭幕,其间举办五百余场大会报告及会议
北京
AI赋能科学研究,北京发布全国首个科学智能专项地方政策
北京
“北京造”大模型GLM-4.5开源 综合性能世界领先
科技
雁栖湖畔见证“科学时间”!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闭幕
新京号
服务美好生活,才是科技最美的样子——美克家居“科艺”领航智造+AI双殊荣
企业资讯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