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解密北大 | 图书馆的迁徙之路
北京大学
2025-02-28 11:37
进入北京大学阅读更多内容

 

当你初到北大燕园

 

会看到这样一座端庄气派的建筑

 

 

想知道答案吗?

 

快走进本期【解密北大】,探寻北大图书馆的迁徙之路吧!

 

  点击视频,为您解密↑  

 

01 京师大学堂时期

 

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立,藏书楼也随之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第一座国立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坐落于马神庙的和嘉公主府。广集中西要籍,以供士林浏览,以广天下风气。

 

 

1899年,京师大学堂教习们在后罩楼(后为藏书楼)前的合影

 

1912年,随着京师大学堂改称为北京大学校,藏书楼一同更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

 

02 红楼时期

 

1918年,红楼初建,北京大学图书馆迁至红楼一层,并设立两处分馆。

 

 

1918年建成的沙滩红楼

 

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大钊先生在任期间,图书馆藏书每年增长一万册左右,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领先且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学图书馆。同年10月,毛泽东来到北京大学做图书馆试用书记,受到大钊先生的深刻影响,并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1930年,蒋梦麟出任北大校长,规定全校经费1/5作为图书仪器购置费,开启北大图书馆发展的黄金时期。1935年在红楼后面的松公府建成北大图书馆新馆,这是北大图书馆拥有比较现代的独立馆舍的开始。

 

 

松公府建成的北大图书馆

 

03长沙临时大学时期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南迁长沙,与清华、南开组建长沙临时大学,但图书仪器沦陷北平。三校与迁至长沙的北平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成立临时大学图书馆。

 

 

长沙临时大学

 

04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

 

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至昆明,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袁同礼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馆长。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

 

05北大复员时期

 

1946年,北大复员,袁同礼接收松公府处的北大图书馆,暂代馆长之职。1946年至1949年,北大图书馆藏书有一次较快增长,成为仅次于北平图书馆的全国第二大图书馆。

 

 

袁同礼

 

06燕园时期

 

1952年,北京大学迁至燕京大学校址,图书馆也迁至原燕京大学图书馆馆舍(现北京大学档案馆),但由于馆舍较小,藏书分散在十五个地方,管理和借阅都十分不便。于是提出兴建新馆,并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批示。

 

 

燕京大学图书馆

 

1975年初,新的图书馆在燕园中心落成,这是当时国内建筑面积最大,馆舍条件最好的大学图书馆,也就是目前的图书馆西区。并在1978年,由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名。

 

 

1975年建成的北大图书馆,摄于1990年代

 

 

邓小平同志为北大图书馆题写的馆名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之际,香港实业家李嘉诚捐资兴建的新馆(东区)落成,与1975年落成的图书馆西区对接,东西区总建筑面积在当时居亚洲高校图书馆之首。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竣工仪式

 

追溯往昔,北京大学图书馆自公主府启程,辗转红楼,远徙星城,再渡西南,终抵燕园怀抱。

 

 

北大图书馆的迁徙之路,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讲述着知识传承的力量,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

 

 

1998年建成启用的北京大学图书馆

 

现在的北大图书馆由总馆、医学图书馆、学院(系)图书馆等众多分馆组成,馆舍总面积1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总量1000余万册(件),是目前亚洲高校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同时拥有大量引进和自建的国内外数字资源,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源,已发展成为资源丰富、现代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研究型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总馆与各分馆布局

 

北京大学图书馆不仅以端庄气派的建筑跻身北大著名的“一塔湖图”三景,更以丰富馆藏吸引着无数知识的追求者。它见证了名师的学术辉煌,传承着北大的学术命脉,无数大师在这里读书思索,无数学子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

 

信息来源 | 融媒体中心 校史馆 图书馆

 

文字 | 封昌炜 石雯茜

 

绘图 | 封昌炜

 

视频 | 封昌炜 石雯茜

 

指导 | 林齐模 王昆

 

责编 | 纪子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从红楼出发:北大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新京号
北大学生情侣→北大学者夫妻,走进他们的书房
新京号
北京大学举办建校127周年“家·年华”校友返校日系列活动
新京号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有哪些精彩瞬间值得回顾?
文化
幻想底尽头:穆旦传——诗人是真正的历史之子
新京号
2014-2024 交流互鉴点亮人类文明之光
新京号
一个真正的“士”,不言告别丨纪念裘锡圭先生逝世
文化
山海无阻 归乡之路——中国文物在瑞典
新京号
北大教授的书,获国家级大奖!
新京号
“宋词奶奶”钮薇娜:选择认真地老去丨逝者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