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都是为你好”,家长会上响起的学生歌声唱出了什么|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迟道华
2025-02-27 15:31
“都是为了你好”的家庭教育,恰恰忽视了对青少年独立性、自主性的关注。


▲在江苏一所中学高三家长会上,有学生在广播站播了自己的原创歌曲。图/网络视频截图


“砸锅卖铁我也会把你供下去”“为我遮风挡雨,又给我风雨,折断我羽翼教我飞行”“习惯批评和贬低,要我低头又要我自信”……据媒体报道,在江苏一所中学高三家长会上,有学生在广播站播了自己的原创歌曲。有网友评价,这些描述家长日常行为语言的歌词“太真实了”。


无论在家长会播放这首歌曲是学生的临时起意,还是经过学校的默许,这种略带“出格”却又真诚表达心声的行为,理应得到宽容与理解。从现场视频中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反响异常热烈。歌词中的许多表达,精准而形象地捕捉到了家长与孩子互动的一些典型瞬间。


家长会不仅是教师与家长面对面沟通的场合,更是深入思考家庭教育的契机。一些家长平时不注意、不重视的问题,都可以在家长会上,得到专业教育工作者指导,探寻妥善的解决方案。


改善家庭教育,首先要正视问题。那么,还有什么比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更能展示家庭教育的真实一面,更能促进家庭教育的呢?


从孩子的角度而言,歌曲把他们平日里难以启齿、不方便说的话喊了出来,何尝不是青春恣意洒脱的绽放?这种创新式的表达,既展示了学生音乐创作的才华,也流露出年轻一代藏在内心的情感,更喊出他们敢想敢说的青春主张。


家长听到这样的真挚呼声,可以反思和改善自己与子女接触过程中的不当之处;学校也可以以此切入口,帮助家长改善与子女关系,让家校沟通的成果有效融入教育,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家庭。


具体到上述歌曲,其指向的是“都是为了你好”的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批评,表达的是由衷的关心关爱。


然而,很多时候,“都是为了你好”非但未能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教育,反而激化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导致家长与子女之间的隔阂。


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觉醒,表达意愿高涨,“叛逆”既是他们的天性,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最需要的是被理解、被尊重,“都是为了你好”的家庭教育,恰恰忽视了对青少年独立性、自主性的关注。


面对如此家庭教育风格,不少孩子难免产生被“情感绑架”的感受。一些家长越是强调自己的付出与牺牲,越像是把个人意愿强加到孩子头上。正如网友听到歌曲后的评价:“家长窒息的爱在现场飘荡。”


其实,青少年并非不能理解家长的苦心。歌曲中“为我遮风挡雨”这样的表达,恰恰体现了孩子对家长辛劳的体恤与感恩。这种温情的流露,也消融着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为进一步深入沟通作出铺垫。


表达与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石。当孩子勇敢喊出自己的心声时,家长若能向前迈出一步,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用心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唯有如此,“父母之爱”才能持久而温暖,为孩子撑起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天空。


撰稿 / 王钟的(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王心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4月文艺资讯丨《长城》音乐会以旋律传递精神
娱乐
寻找“电子避风港”的孩子们
时事
那个小女孩儿,终于拯救了她的月亮 | 纪念乐黛云
文化
控制、欺骗、沉默:一起隐匿在乡村小学的性侵案
时事
当一支摇滚乐队决定为村庄歌唱
时事
培养“数字原住民”,学校如何回归“主阵地”?
教育
徽班进京200余年,梨园如何“走出梨园”?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北京中考改革方案公布;回顾中国海军海外撤侨
时事
诈骗,寄生在情理之间
文化
哈尔滨:世界“音乐之城”建设的“先行者”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