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文和友撤出广州,“景点式餐饮”如何平衡流量和复购?
新京报 记者 王萍 编辑 王琳
2025-02-27 12:06

曾经排队超过3000桌的广州文和友如今“租约到期,不再续租”。近日,广州文和友所在地广州太古汇·汇坊公开表示,汇坊的各租户计划于近期结束营业,之后项目将进入深度规划设计及改造阶段。在大众点评等平台上,“广州文和友”也已经“查无此友”。


业内专家认为,长沙有培植出文和友的“土壤”,是因为文和友与长沙文化、生活方式的关联紧密,所以它在走出长沙之后,“身份”和“定位”反而模糊。同时,“景点式餐饮”始终不能脱离餐饮本质,强曝光吸引流量的模式难以持续,深挖地域文化内涵、潜心做好菜品,让“流量”与“复购”平衡,才不会热度昙花一现。


广州文和友开业初期日排号达3000个


2024年7月,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一则“批前公示”。公示显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东路75号的建筑工程拟进行改造,该处为太古汇·汇坊,也是广州文和友所在地。根据拟调整方案效果示意图,改造完成后,广州文和友却不见了踪影。针对猜测,当时文和友在其微博回复称“没有关店计划”。


最近,有网友称,广州文和友大门紧闭,没有一家商户营业,门口依旧摆放着“春节休市”的告示牌。新京报记者在大众点评App上查询,已经无法搜到“广州文和友”的词条,同时显示的是多条“广州文和友闭店”“广州文和友撤了”的相关笔记。根据媒体报道,广州太古汇方面表示,汇坊的各租户计划于近期结束营业,之后项目将进入深度规划设计及改造阶段。文和友总部对此回应称,“广州文和友租约到期,不再续租。”


公开报道显示,文和友诞生于2011年。2018年,在获得唐人神集团战略投资后,文和友斥资近1亿元在长沙海信广场开了一家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门店。次年,门店扩建至20000平方米,内设60多家长沙小吃,年接待顾客约1000万人次,日均翻台率8次。值得一提的是,文和友曾创下了16000+的排队打卡纪录。


广州是文和友向外扩张的第一站。2020年7月12日,华南首家超级文和友在广州正式开业。项目位于广州CBD核心区域——天河路商圈的汇坊,与广州太古汇仅一街之隔,楼高3层,租赁面积约5000平方米,成为当时广州太古汇·汇坊租赁面积最大的租户。广州文和友复刻了20世纪80年代的老广州场景,并引入陈添记、炒螺明、风筒辉、八珍、炖品皇、刘福记、永利饭店等本土老字号。有报道称,试营业期间,广州文和友曾创下单日取号超2000个的纪录。开业初期,广州文和友门庭若市,日排号达3000个。


新京报记者在广州太古汇的微信公众号上找到了2020年7月文和友即将开业时的一篇推送文章,阅读量高达6.8万,网友留言超过100条,其中有许多褒扬话语,比如“19家具有代表性的广州街头美食,6家文化体验商户,浓缩成为一座3层立体广州街道。”“一砖一瓦都是岁月激荡,一景一物都有时光沉淀的味道。”


好景不长,开业后不久,广州文和友“水土不服”的情况开始显现,多家品牌相继撤出。与广州文和友成为“难兄难弟”的还有2021年开业的深圳文和友。2021年9月15日,茶颜悦色发文宣布退出深圳市场,关闭了其在深圳文和友的店铺。随后,开业不到半年的深圳文和友升级为深圳文和友老街蚝市场,相继引入了海鲜市场、菜市场和集贸市场。公开报道显示,目前深圳文和友将重点转为了湘菜,包括引进了长沙的笨萝卜等品牌。


“城市文和友”开疆拓土为何受阻?


一位业内专家告诉新京报记者,早在2019年,其在与文和友的高管团队座谈交流时,就曾表示像长沙超级文和友这种大型综合性餐饮项目的可复制性难度非常大,复制的成功率极低。


“长沙的超级文和友之所以成功,很大因素是因为文和友在长沙本地持续经营的积累。但这种模式和网红效应是否能支撑文和友走出去复制扩张,还是需要市场去检验。盲目地扩张有些过于‘膨胀’。”而走出长沙的文和友既带着长沙的市井风情,又要融合广州、深圳的地域文化、餐饮特点,最后反而稀释了自身的特色。至于深圳文和友后来又“爆改”成为“生蚝市场”,在业内看来,这进一步偏离了自身的品牌定位。


一位长沙市民告诉新京报记者,现在,长沙的超级文和友依然经营得不错,到了节假日和旅游旺季,依旧要排队好久。“来长沙要来文和友,看看老长沙的样子,这是很多游客的共识。但是广州的上下九步行街、老西关就活生生地摆在那里,人家为什么要去看‘造景’呢?”


文和友CEO冯彬曾反思,“我们最大的错误是不够自信,既没把长沙风格做到极致,也没真正理解广深文化。”2021年,冯彬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未来5年,文和友要开设20家左右的“城市文和友”。“会根据每个城市的属性来确定文和友的主题,要与这个城市更有贴合度。重庆、上海、天津、北京等都是目标城市。”但时至今日,文和友并未继续开疆拓土。


资深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曾经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的长沙超级文和友,还是广州和深圳数千平方米的文和友,这样的超级大店已经是综合体级别,“走出去”是否能适应当地的市场环境、市场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有多高,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景点式餐饮”应回归餐饮本质


广州文和友“神话”不再,也引起了业内和大众对“景点式餐饮”以及餐饮的本质、餐饮和产品的关系等问题的讨论。新京报记者从多个社交媒体的网友评论以及对多位消费者的采访中总结发现,大家对于“文和友式”的“景点式餐饮”,主要的“槽点”有三方面:第一,顾客拍照需求大于实际消费,且复购较低;第二,一味“做旧”,但是批量“复制粘贴”的场景,缺乏真正的文化底蕴,已经“视觉疲劳”;第三,年轻人消费习惯改变,不再愿意为“造景溢价”买单。


不过,在“景点式餐饮”和餐饮文旅融合的项目中,也不乏持续火爆的“优等生”。例如,长安大排档、唐山宴、宫宴等。唐山宴里的茶坊酒肆、食铺作坊有150余种唐山风味特色小吃,各类当地美食,二楼加入了很多民俗物件,成为了唐山当地文化的“民俗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古人的饮食、礼仪文化的宫宴目前已经走出北京,在上海、杭州持续开出新店。


业内人士认为,“景点式餐饮”依旧要在餐饮的本质上落脚,那就是把菜品做好。同时深挖文化内涵,精心沉淀打磨,享受流量红利的同时,必须要寻找到能让消费者复购的关键点。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王琳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萍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天水、隰县成2024“闪红城市”,它们都有这样的“三高”特征
智库
如何留住这棵“孤独的网红树”?| 新京报快评
观点
平台消费写下“春”字文章,清明踏青经济火热
科技
从天水麻辣烫到荣昌卤鹅:中国城市“接棒式发热”带来了什么
智库
从“鸡鸭口粮”到“淮河鲍鱼”,阜南做了什么?
新京号
戴俊骋:年轻人是网红城市“产消者”,也是传播新引擎
智库
奶皮子酸奶走红,餐企乳企扎堆入局,热度能否持续?
消费
五一疯狂“拼好假”,是当代牛马最后的救命稻草
新京号
茅台这份成绩单背后的转型努力,让穿越新周期更有底气
财经
德宏州州长卫岗:欢迎来德宏感受不一样的自然之美与民族风情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