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大学生手写祝福,助力高考百日冲刺!
北京大学
2025-02-27 15:17
进入北京大学阅读更多内容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转眼间2025年高考的倒计时

 

翻到了最后一个三位数字

 

十年磨剑,百日试锋

 

眼藏星辰,心寓山海

 

 

·

 

值此特别之日

 

小北将北大的动人风光

 

定格为一张张美丽的明信片

 

附上学长学姐们的亲笔祝福

 

一起分享给你

 

·

 

·

 

希望这些鼓励

 

可以陪伴你走过百天

 

与你一同点亮梦想,抵达远方

 

 连续!多次!

 

 点击下方图片 

 

 快来接收你的高考祝福吧!

 

百舸争流处,千帆竞发时 

此刻的你

 

或许有成竹在胸

 

或许忐忑前路几何

 

那些曾与你走过相似路途的人

 

将经验和经历写成信给你

 

这些细碎的经验不是标准答案

 

但也许,会是暗夜里的一盏灯

 

他们说,这条路我曾这样走过

 

自律百天,冲刺高考

 

赵悦丞国际关系学院2024级本科生

 

 

 

回忆2024属于我的“最后一百天”,闹钟越调越早,失眠越来越多,不时沉溺于对高考后的遐想无法自拔,写不完的练习还在不停地发……自律,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以下,是我在一百天里保持自律的秘笈:

 

1、“月-周-日”计划法:安排好未来四个月中,每个月要完成每一科的哪些内容。以数学为例,三月导数和圆曲,四月立体几何,五月排组概统和数列,六月回顾巩固。

 

2、积极的自我暗示:常在日记本上写、对自己说,“没有人能影响我考上大学”“我有稳定的内核和强大的心脏”;把高考当作与命题人的巅峰对话,带着棋逢对手的欣喜迈入考场。

 

3、尽量“零社交”:我提倡百天“断网”挑战,不聊微信、不刷抖音,避免碎片化信息干扰;学校里不和同学聊八卦,多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

 

 

愿自律成为同学们最锋利的剑,助你们无惧无畏、无怨无悔地冲刺。我在北大等你们!

 

百日砺笔,文心自华

 

应越光华管理学院2024级本科生

 

 

 

“长期主义”自是学习语文的不二法门,“临阵磨枪”也为出色应试的重要保证。距离高考百日之际,我想与大家再分享两条“锦囊妙计”:

 

一是夯实根基,补阙拾遗。题海无涯且质量参差,最后百日与其盲目增大刷题量,不如用心对待已完成的每一份试卷。从古诗到语基,从阅读到写作,横向比对范本,纵向分析自身,不必拘泥于形式上的“错题本”,但务必对易错、薄弱点了然于胸,之后有的放矢,逐个击破。

 

二是模拟实战,运筹帷幄。全要素模拟高考流程看似费时,实则必要。它既可以减缓真正高考时的紧张感,又可以提前暴露高考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调整。实战模拟后,做题顺序、时间分配、书写速度等就能心中有数;掌心出汗、墨水过渗等细节问题也可提前准备应对之策。

 

 

应越高考前所做的语文考点整理

 

最后百日,愿你们以沉静之心对待每一个晨昏,愿你们在六月初夏终得如愿以偿!

 

避免过度解读,坦然面对焦虑

 

蒋语越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本科生

 

 

 

备考百日之际,我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高考前调节心态的经验和感悟。

 

良好心态的关键,在于不过度解读学习和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一道题的计算错误不意味着数学水平的不足,一次考试的失利也不能反映能力的下滑。尽量避免灾难化思维,错了一题就改正一题,哪里不足就复习哪里,尽管一时的逃避与畏难难以避免,但只要做出改变和努力,结果便不会辜负用心的人。

 

面对高考,紧张、焦虑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承认自己的感受,坦诚面对自己的退缩、畏惧。正如《庄子》所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允许这些负面情绪存在,便已经是一个良好心态。

 

 

有道“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祝愿学弟学妹们不为内耗所困,高考顺利,前程似锦!

 

学会复盘,找准方向

 

谭天琪 法学院2024级本科生

 

 

 

时光飞逝,转眼又到了高考倒计时一百天之际。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找准方向至关重要。

 

在高三下学期的每次大考结束后,我都会对每个科目进行分析。找到失分较多的知识点,思考我为什么做错(知识问题?方法问题?做题技巧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的计划。在复盘的过程中,我渐渐不再只关注考试的分数和排名,而是更倾向于关注我在学习和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相应的改进方案,让每一个错题成为帮助我找到正确方向的灯塔。我的心态也因此更加平稳。

 

 

“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学弟学妹们高考加油!祝愿你们进入理想的院校,迎来最美的盛夏!

 

英语学习,请抓住真题

 

段俞彤光华管理学院2024级本科生

 

 

 

“行百里者半九十”,英语学习如攀峰,最后的这几步尤为关键。当以真题为径,寸功为阶,照见命题脉络,淬炼实战之刃。

 

最后百日,重温高考真题显得尤为重要。历年真题中暗含着命题人希望考察的高频词汇、同义替换、句式语法、思维方式,还有命题人常设的陷阱。在平常模拟题的训练中,大家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自己不理解的解题思路,尤其是在“千人千解“的主旨大意题中。而此时,重温思考方式简洁、直接的高考真题,可以帮助我们纠正思路,不再被细枝末节的信息误导,准确把握文章、段落的主干。

 

刷真题也不意味着只刷真题,每天做几道模拟题,保持手感,提升速度也很重要。同时,刷模拟题时也可以对真题作举一反三,熟悉运用真题的思维方法。而定期的限时训练,更能帮助我们调整自己做题的节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时间分配方式。

 

 

段俞彤整理高考续写真题笔记

 

百日征程,真题为舟,模拟作桨。愿以长安花为信,百日耕耘后,自见韶华满蹊,笔下生辉。

 

不知道你曾如何想象你的大学生活

 

大学四年像一场未预演的交响

 

等待着你谱写独一无二的音符

 

学长学姐们也曾俯首于纸页间捕捉微光

 

也曾在沉默中听见自己的心跳

 

如今他们从高中课本走向卷帙浩繁的广阔

 

从一方课桌走向一塔湖图的风光

 

看看他们分享的大学生活

 

我们一起期待这个秋天的相遇

 

 

 

来到北大元培学院的第一学期,像一场充满惊喜的旅行,每一步都藏着新的风景。课堂如同一扇扇窗,带我领略更广阔的世界。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心灵的远行。

 

辩论队则是我大学生活中的另一片天地。在辩论场上,语言化作利剑,思想撞出火花。每一次备赛到深夜、每一次激烈的讨论,都让我感受到思维的张力和团队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一起在辩论中成长,也在生活中彼此温暖。那些为论点争得面红耳赤的瞬间,那些赛后一起庆祝的欢笑,都成了青春里最鲜活的注脚。

 

 

北大的自由与包容,让我敢于尝试,也让我在探索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不仅在知识上收获了成长,更在人与人的联结中触摸到了北大独有的温度。

 

这段时光,像一首未完的诗,写满了青春的悸动与无限的可能。

 

——高孟芳菲 元培学院2024级本科生

 

 

 

来北大之后,我发现自己变了许多,学会了躬行实践,学会了团队合作,变得更自信、更开朗了。

 

上学期,我参加了物院排球新生杯比赛,结识了一群热情阳光的好友。同时,我也慢慢地拥有了团队意识,学会了合作共赢;我还参加了“一二·九”合唱活动,我们与新传同学一起合作,共同歌唱祖国与青春。

 

 

在这期间,我还认识了许多优秀的朋友。有一位很优秀的同学,我们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成为了要好的朋友。我还遇到了一位很棒的学长,我们时常一起吃饭、看电影,学长在学业和人生上给予我很多指导。我和室友们也志趣相投、相处融洽。

 

我很荣幸能成为北京大学的学子,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

 

——易晖翔 物理学院2024级本科生

 

 

 

于我而言,进入北大学习的这半年时光是一段自由探索与求知的日子。脱下高中生的校服,在面对着全新的生活与环境时,我一边对未知感到兴奋好奇,一边又深感茫然无措。幸运的是,一切初入燕园的慌张都伴随着上学的时光渐渐消散。

 

犹记开学首日,我早早赶到教室却发现早已座无虚席,感受到了大家对上课的热情。后来上了许多课,阅读《水经注》绘制汾水水系图,了解到对历史的实证分析,原有的经验与认知被洗礼,沉睡的时间碎片也在课堂中变得鲜活。

 

 

在求知的同时,我也尝试走出课堂、探索自然。山鹰社的户外入门系列课程让我学到了许多走进自然时需要的知识,在一系列野外急救的演练中,我逐渐明白了知行合一的要义。

 

半载燕园时光,不仅点燃了我的求知热忱,更教会我以自由、平和的目光丈量当下——那些初入燕园时的惶惑,早已在时间的浸润中悄然溶解。

 

——代吉永措 历史学系2024级本科生

 

 

 

匆匆又是高考百日,回想去年此时,我也正为将临的高考全力冲刺,而此刻坐在燕园窗前的我,想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在北大,每一份炽热的向往都会找到栖息的土壤。

 

当我在去年暑假骑行千里来到未名湖畔时,并未想到这次出发会成为持续至今的旅程。在北大,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每一个志趣都能觅得灯火相照之人,让每一次出发都会找到同途并行之伴。昔年踽踽独行处,今朝星火共燎原。在北大自行车协会,我们用车轮丈量祖国大地,乘风快意前行;在北大跑步爱好者协会,我们和队友并肩奔跑,在一次次的训练中磨砺身体和心灵;在北大青年天文学会,我们仰望星空,细数漫天繁星,惊叹宇宙深处的浩瀚之美……

 

 

在这里,每簇心焰皆映照万千同好,每份热爱皆汇聚星辰大海。愿金秋九月,燕园相见!

 

——丁文鑫 社会学系2024级本科生

 

 

 

自从踏入校园,《诗经》里的一句话在我脑海中萦绕不去:“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在燕园,老师们的博学包容让我如沐春风,身边同学的多才多艺让我叹服不已,树洞上、现实中触手可及的无数帮助让我温暖感动……北大于我不止是手机相册里二维的美景,更是一个多元而立体的家园,一个充满爱心和温情的港湾。在一学期的学习旅程中,我怀揣着对语言、文化和知识的热情,投入到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中。

 

除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北大还有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五四夜奔、国际文化节、百讲演出等,还有许多志愿服务机会。我参加了爱心社“友伴我行”书信交流活动,体会到文字的温度与力量;我也在北京第一福利院为爷爷奶奶们讲授英语课,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陪伴的温情。

 

 

“一福老人班”志愿活动结课合影

 

北大于我,不仅是求知的殿堂,更是心灵栖息的家园。

 

——廖品喨 外国语学院2024级本科生


 

勇往直前,愿你心想事成

 

春暖花开,夏蝉鸣燥

 

披荆斩棘走过的路

 

终将在六月铺满繁花

 

小北会与你一同前行

 

此刻把祝福寄托于燕园风物

 

以纸为舟,以文为桨

 

载着小北诚挚的祝福

 

抵达你的身边

 

互动有礼

 

 小北伴你百日行 

 

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百日计划或高考目标

 

截至2025年2月28日中午12:00

 

留言点赞前40名的读者

 

小北将为你送上

 

2025高考倒计时定制明信片一套

 

(一套20张,含一张手写祝福明信片)

 

 

 

百日为期

 

北大在夏末秋初等你!

 

祝愿所有考生

 

落笔生花,圆梦今夏!

 

策划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出镜 | 赵悦丞

 

摄影 | 朱成轩

 

文字 | 卢静、刘健舒、代欣怡、毛堃璇、受访者提供

 

制图 | 唐蔚然、胡心月、卢静

 

图片 | 黄喆、张灵馨、朱成轩、丛荣卿、楚召瀚、翟梦坤、敖古凯麟、安蕾科、杜钇明、隋雪纯、尹书山、聂铭均、曹梦瑶、受访者提供

 

编辑 | 卢静

 

SVG&排版 | 史童月

 

统筹&责编 | 曹梦瑶

 

 

 

 

 

 

 

 

 

 

 

 

 

 

 

 

 

 

<<左右滑动查看栏目>>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仙游各校:开展百日誓师大会 踔厉奋发冲刺高考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东营职业学院2024年招生工作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高考特写丨考场内外“共答卷”,顺义这些家长和孩子同“战”高考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山东石油化工学院2024年招生政策及就业工作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东营发布“爱心助考 你我同行”倡议书
新京号
11款北大126校庆礼物,送!送!送!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