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2月25日,昌平区举办2025国土空间资源推介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未来三年,昌平区将供应多宗优质住宅、产业用地和旺铺楼宇,规模体量与覆盖范围创下新高。同时,昌平区将以轨道交通为纽带,打造“轨道上的城市”,20个轨道微中心正在提速建设。
2月25日,昌平区举办2025国土空间资源推介会。昌平区供图
会上,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晓东介绍,去年,昌平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造科创引领、产教融合的未来新城,国土空间资源高质量供给也带来了新机遇。为此,昌平聚焦未来科学城、昌平新城等功能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供应多宗优质住宅、产业用地和旺铺楼宇。其中,住宅用地18宗、用地面积5285亩、总建筑规模642万平方米,产业用地31宗、用地面积6260亩、总建筑规模707万平方米,楼宇空间58栋、总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供给规模之大、覆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除了展现国土空间资源方面的潜力,昌平区也以轨道交通为纽带,打造创新活力经济带。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昌平目前在建及建成轨道线路共达8条,总里程超过130公里,居平原新城首位,区内的昌平新城、回天地区、未来科学城、清华南口国重基地等功能区均有轨道交通覆盖。昌平区还将推动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和19号线二期北延开工,谋划S15线、17号线支线建设,进一步缩短与中关村、望京、CBD、王府井等区域的通勤时间,形成与中心城区的半小时通勤圈。同时,还将提速霍营、新龙泽等20个轨道微中心建设,引导资源要素向轨道站点周边集聚,打造城市活力中心。
北京市规自委昌平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尹宗进一步告诉记者,新龙泽和霍营是20个轨道微中心的建设重点。中心建成后,两个地铁站周边会配备20万平方米的商办空间,可为回天地区居民提供大量的商务和休闲办公场所。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张彦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