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张志有第一次听说增肌神药,是在一场商业性质的健美比赛上,在场的人几乎都用过类固醇,有人说起:“健美圈不看天赋,只比耐药性。”
注射进体内的群勃龙注射液。受访者供图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中,将合成代谢类固醇列入2A类致癌物清单。2020年,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刊登了关于类固醇健康风险的研究,研究表明,长期滥用类固醇者心肌梗死风险增加3倍,肝脏疾病风险增加2.5倍。但这些都没有阻挡健美圈和健身爱好者们对类固醇的滥用。使用者们都有类似的画像:按医学上的标准来说,他们不胖也不瘦,但他们有另外的标准,来源于社会和文化塑造的一种“肌肉审美”,不断地寻找雄性激素能填补的肌肉缝隙。
八年前,张志有在北京的健身房当教练,身高185厘米,体重80千克,7年健身史,有被大家公认的“好身材”,但他有更远大的目标——成为专业健美运动员。张志有称注射群勃龙后的感觉为“泵感”,负重训练时,每根肌纤维都像吸饱了液压油的钢管,膨胀感从肱二头肌向小臂蔓延。他迷恋这种感觉,从第一次到无数次,张志有增加了注射频率,剂量也从1ml、2ml到3ml。在刻板印象中,有增肌需求的更多是男性,但女性也在使用类固醇。28岁的小丽是职业健美运动员,她的声音粗犷,屈臂时,肱二头肌高高隆起,因为体脂率低,皮肤紧贴在肌肉上,每一处纹理和凸起都能透过皮肤清晰地看到。
2019年,注射群勃龙两年后,张志有觉察到身体出现一些异样:头发越掉越多,头上、背上、脸上,大大小小的脓包有二三十个,用药一年后,张志有开始考虑类固醇的危害。今年是小丽注射群勃龙的第三年,非赛季时,她每周注射两次,备赛期间增加剂量。全年不停药。注射群勃龙的第二年开始,小丽的剂量越用越大,但肌肉增长的速度却越来越慢。她把被类固醇侵蚀的身体比喻成一台精密的拆解机器。肝脏这个部件最先亮起红灯,转氨酶数值在体检单上爬成过载的曲线,然后是被雄激素侵蚀成砂纸质地的声带,接着,面容生长出男性轮廓。
医生徐杰解释,类固醇属于外源性睾酮,使用后会抑制自身睾酮分泌,一旦外源性睾酮离开身体时,内分泌系统逐渐失衡,引发失眠,情绪起伏和皮肤问题。恢复不当,还会造成心脏和肝脏功能永久性损伤,过量服药可能导致死亡。没有真正的“增肌神药”,但目前,滥用类固醇药物的人却越来越多。滥用类固醇正在成为一种社会性、全球性问题。小丽在社交平台上有近10万粉丝,几乎每天都有人私信她,问她如何训练、如何“上科技”。现在,对于这样的问题,她一律回答对方,非专业选手没必要使用类固醇。“类固醇的损伤不会在社交媒体的肌肉自拍中显示出来。”她说,很多人并不知道走上这条路,意味着什么,也根本没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阅读全文>>>
健美——原本一项展现人类力与美的运动,何以成为“科技与狠活”的较量?
健美爱好者在展示身材。受访者供图
据新京报报道,类固醇滥用似乎是健身健美圈内“公开的秘密”。虽然合法的渠道无法买到这些药物,在网络上,各种非法市场却一直存在药物的流通,甚至一些健身教练以教人打药作为副业。这无疑应该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警惕。类固醇滥用现象的原因很多,从供需的角度而言,类固醇属于化学合成物,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也不高深,一些小化工企业掌握了基本反应原理之后,其实也能生产。而需求端则要区分使用对象,专业的健美运动员与健身爱好者,不同的对象面临不同要求。
如果是专业的健美运动员,是严禁使用兴奋剂的。而对于健身爱好者而言,使用违禁药物属于自陷风险,法律并不支持普通健身爱好者的使用行为,当然也没有明确禁止。这属于个人选择的问题,但在个人选择之外依然有着公共利益的问题。兴奋剂属于国家严格管理的药物品种,其生产和销售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一些健身教练以及健身房充当药物代理,这种渠道的泛滥本身就在冲击国家药品监管的秩序,影响反兴奋剂的工作。
健美,失去了健康也就失去了美。健美领域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的类固醇滥用现象,归根结底还是畸形的审美导致的非理性行为。但在改变人心之前,监管部门还需守土有责。这不仅涉及药监部门一家,同样需要体育行政部门、体育协会、网络监管部门等共同努力。唯有如此,方能管住被滥用的类固醇。阅读全文>>>
你觉得河北最适合养老的城市是哪里?当我们输入相关信息后,DeepSeek给出了它的答案:廊坊。
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49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2.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北京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天津则更甚,340万老龄人口,老龄化率24.93%,河北60岁及以上人口达1644万人,占总人口的22.2%。人口老龄化成为京津冀三地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信很多人也有体感,近年来,随着“环京1小时通勤圈”便捷性的提升、三地医保的互相打通,越来越多的北京老人选择到河北旅居康养。据河北省发改委消息,截至2024年5月,北京、天津两地在河北康养的老年人超过12万,其中有9.6万人来自北京,2.6万人来自天津。而到了11月底,这个数据就增长至16.7万。这场“银发迁徙”的背后,是政策推动、成本落差与养老观念变革的共同作用。不仅改变了无数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勾勒出京津冀城市群功能重构的新图景。河北环京地区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已成为北京老人异地养老的主要承接地,我们通过梳理河北省11个城市生态宜居、医疗资源、性价比等多方面的实际数据,对各城市进行验证,发现廊坊市在几个城市中的综合评分最高,也验证了DeepSeeK做出的智能判断。
当越来越多的北京老人用脚步投票选择河北,这不仅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京津冀城市群功能重构的缩影。跨省养老的背后,反映了区域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要让跨省养老从“性价比之选”升级为“品质之选”,仍需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协同性上持续突破。比如加大对河北养老服务领域的投入,提升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关注老人的心理需求,营造温馨、和谐的养老环境。老有所养是每个人的期望,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养老“双城记”将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为更多老人带来幸福的晚年生活。阅读全文>>>
导演李漠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坦言,《180天重启计划》的创作初衷是想讲“回家”的主题,探讨当代人如何重启与家人逐渐疏远的关系、重新与家人建立起亲密的连接。
由李漠执导,周雨彤、吴越领衔主演的都市家庭剧《180天重启计划》正在热播。这次李漠将镜头对准亲情关系,讲述48岁母亲与28岁女儿“被迫”同居180天的故事,以母亲“怀孕”为线索,引发了关于代际价值观碰撞、家庭亲密关系界限等议题的讨论。导演李漠说:“对我而言,重要的其实不是情节,而是人的感情、感受和情绪。”剧中周雨彤一人分饰两角,既是女儿顾云苏,也是青年时期的妈妈吴俪梅。李漠希望用这种方式呈现互为镜像的母女俩,她们有着相同的底色,本质上更像同一个人,只是被时代推向了不同的轨道。
原著小说叫《180天陪产计划》,但“陪产”指向的只是物理动作,“重启”才是这部剧的精神内核。李漠接受采访时表示,剧名的改动暗含了他的创作意图:《180天重启计划》真正要讲的是“回家”,讲当代人如何重启与家人逐渐疏远的关系、如何重新与家人建立起亲密的连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逻辑,都在坚持自己才是对的,往往不愿意听对方讲什么。好像我们在一起的相处远不如自己要坚持的东西重要。”
从《我在他乡挺好的》到《180天重启计划》,李漠影视作品里的女性角色尤其立体生动,以至于有观众认为他对女性题材有偏爱。他却说,自己只是对复杂的有趣的人感兴趣,不分性别,“平等地爱男人和女人”。《180天重启计划》并没有把人物的家庭身份放在自我之上,每个角色都有不少缺点,却也因此显得格外真实,经常让观众想起了自己生活里的人和事。李漠感慨说,网络时代会把各种声音放大,大家变得害怕被审视,过得越来越谨慎,但现实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阅读全文>>>
“吉祥航空给乘客发过期坚果”引发关注,有网友还爆料“航司强制乘客签保密协议并把乘客堵在廊桥”,航司岂能一错再错?
吉祥航空资料图。图/新华社
飞行旅途中的一小包坚果竟然都是过期的,涉事航司是怎么把关的?虽然相关负责人称“不存在强制签保密协议行为”,但发过期坚果本身,就已经暴露了不小的问题。这表明,涉事航司在坚果等具有较长保质期的食品配送把关上存在缺失。而在舆论场上,这样的事情也引发了公众对其整体服务质量的质疑。
诚如不少网友所说,如果坚果这类具有较长保质期的食品,都会以“过期食品”的形式出现在旅客手中,那飞行过程中发放的即食型餐品质量能否让人放心?这样的疑问让不少人感到担忧。另一方面,航司虽对媒体否认了“强制乘客签保密协议”一事,但从回应看,保密承诺书确实存在。这说明,涉事航司在处理此类情况时存在沟通不畅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出现次生舆情。因此,进一步提升处理此类事件的透明度、理顺沟通机制就相当必要。
总之,无论是“发过期坚果”,还是“签保密承诺书领赔偿”,这样的字眼出现在舆论场,都会对企业形象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接下来,如何消除次生舆情对涉事航司带来的影响,重建公众信任,还需航司付出更多努力,而不是简单问责了事。阅读全文>>>
编辑 魏玥 设计 朱静晖 校对 李立军